谁主沉浮?二战后幸运女神会站在殖民地这边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荷兰和英国曾试图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特别是对1941—1942年日本军队将其赶出去的东南亚地区。但是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在这一地区所获得的民众支持远远要比其殖民地宗主国所能做出的努力更加强大。荷兰于1949年放弃了印度尼西亚,把国家权力转交给在与日本占领者合作中磨砺了政治和军事技能的那些当地人。越南军队在1954年曾使法国人蒙受羞辱,但是由于这些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者也是共产主义者,所以美国逐渐地将这场法国人的战争变成了一场美国人自己的战争。当1975年美国人最终撤出越南之时,这场血腥的战争已进行了二十几年。

越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非洲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不像对亚洲那般明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非洲各地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在政治组织、政治能力和社会基础等方面所获得的发展。这些发展使法国和英国已无法继续承担推行帝国主义统治的代价。起初,如同在东南亚地区所发生的情形,英、法等殖民政权试图加强控制,并投资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它们寻求与那些受过教育的殖民地精英分子进行合作,并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尽管美国对欧洲继续其殖民主义政策持怀疑态度,但庆幸的是,该地区至少没有陷入共产主义者之手。

然而,实际情况却使它们的计划全都化成了泡影。在阿尔及利亚所进行的一次不顺利且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战争(1954—1962年),迫使法国最后放弃了它的非洲帝国。由于国内年轻人数量匮乏,阿尔及利亚人和摩洛哥人成为法国殖民地军队兵力的主要来源,所以北非殖民地的丧失,使法国无法抵挡不断增强的要求独立的压力。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更加暴露了法国和英国的软弱。由于在阿斯旺大坝工程投资上的争吵,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上校一举夺回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此前这条运河一直是由英国所掌控的。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三国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然而,美国却以切断对英国和法国的石油供应和资金援助相威胁,迫使英法两国蒙羞撤兵。只有凭借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和英国才能抵挡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发起的挑战,因而在失去美国支持的情况下,它们十分清楚应该如何行事。非洲独立的坚定支持者们不断唤醒民众,赢得支持,继续自己的事业。及至1963年,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都赢得了自由,尽管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民族主义者所进行的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直到1975年才告最后成功。

埃及阿斯旺大坝工程

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上校

非殖民化运动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苏联帝国的崩溃,有关这方面的情形,我们已在前文述及。今天,整个世界上只有几座小岛和飞地仍然保留着殖民地地位,依附或接受联合国的托管,尽管它们的人口数量加起来也为数不多。中国勉强算是一个帝国。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情况亦是如此,一些族群或许希望从爪哇人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但是,确定无疑的是,在18世纪和19 世纪不平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帝国的时代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弱小民族和国家对强国的依附形式正在向其他的类型转变。

1918年以来,各个帝国的解体已造成100多个新国家产生。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很弱小,并仍屈从于一些强国。推进非殖民化进程的政治技巧并没有被轻而易举地转变为有效的统治。事实证明,随着旧帝国主人的消失,那些新形成的跨种族统一局势处于变化动荡、捉摸不定的状态之中。成功的工业化要求投资、技术和市场等条件,而这些却正是以往各个殖民地所不具备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使保持生活水准更为艰难,非洲地区更是如此。那些在经济上最为成功的前殖民地,或者是管理程度最残忍(如韩国),或者是管理程度最柔和(如塞浦路斯、中国香港等)。而它们的好运气或得益于其居民相对良好的教育,或得益于民族主义旗帜下形成的民族团结(塞浦路斯除外),或在某种情况下,得益于战略位置所带来的美国的大力扶持。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繁荣、稳定,对于在东亚地区同共产主义抗衡非常有利,所以,美国给予资金援助并准其进入美国国内市场,如此皆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1991年之后,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处境也是步履维艰。由于其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毫无竞争力,其国民经济水平缩减了10%—30%。例如,乌兹别克斯坦以前一直生产世界上最低档次的劣质棉花,故而在1991年以后几乎找不到任何买主。许多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极为稀少,1991年以后又失去了苏联的能源补贴。俄罗斯本身也难逃经济崩溃的命运,这与日本、英国、法国、葡萄牙与荷兰的经历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些国家都是在各自帝国解体之后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状态。苏联的长期统治使后来的那些国家均承受着尖锐的环境难题、潜在的(如今已表现得十分明显)民族矛盾和极其庸碌无能的政治精英集团等各类沉重负担。在苏联的卫星国当中,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似乎是仿效韩国和中国台湾最成功的几个国家,它们有能力驾驭民族主义,建立具有合法性的稳定的政治体制,并且开始蹒跚地迈向通往繁荣的道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