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提起三国来,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战。

而且,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不惜耗费大量心血来讲述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鏖战,强调赤壁之战的重要意义,正式结束了曹操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初步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学术界对于“赤壁之战”的各种讨论由来已久,众说纷纭,甚至还掀起了“赤壁论战”。而对于我们普通民众而言,印象中的赤壁之战更多是来源于《三国演义》,来源于罗贯中“颂刘贬曹”的历史故事。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究竟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

一、战争的背景

官渡之战后,曹操击败了袁绍以及袁熙、袁谭和袁尚的势力,平定了北面的少数民族乌桓,除西北的马腾还没搞定以外,曹操已经统一了黄河以北的所有区域。

为了一统天下,曹操举兵南下并很快消灭了荆州的刘琮(他老子刘表一看形式不妙,先挂了)。眼前就只剩下东吴的孙权,还有已经丢掉了荆州北部,只能在江夏退守的刘备残余。

事实上,曹操此次南征的主要目的就只是消灭刘表或刘琮势力,本来以为会耗时许久的战争,因为荆州军的很快投降,而使得这个目的轻易就达到了。在此背景下,曹操考虑是否追击刘备,甚至是直接剿灭孙权,一次解决还是下次再来?

《三国志·贾诩传》记载:“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而追”。这个“追”应该是指追击刘备的残余力量,充分说明曹操此次南征,还没有做好一举消灭东吴孙权的准备,仅仅是为了消灭荆州的刘琮和附属于他的刘备。

二、战争的规模

《三国演义》的讲述是这样的,曹操占据荆州之后,所俘的原荆州水军和陆军,联同自己所带的兵马,号称有87万之多。这个数字太夸张,罗贯中过分了,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根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彼所率之众,不过十五六万”。

当时,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后,所有兵力应在二十万上下。南征荆州时,曹操需要提防西北的马腾和乌桓的残部,而且考虑到粮草等后勤的补给和运输能力,他至多能率10万兵马出征,这10万的数字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所获得的荆州兵,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得其水军,步军十万。”个人认为,结合史书记载和当时刘表生前的实力,这个数字大致是可信的。

占据荆州后,曹操命大将徐晃率2-3万人马驻扎樊城,命大将曹仁率2-3万人马镇守江陵。因为樊城乃新得之地,没有民意基础,留徐晃看守是绝对必要的;而江陵则南连长沙等郡,西与刘璋相临,派曹仁坐镇也是断不可少的。

如此算来,能够继续东征抵达赤壁的人马,最多不过15万,而且多数为荆州降兵,因为曹操安排留守的部队断不会使用降兵。忒危险!

说完曹操,再说孙权和刘备这边。

《资治通鉴》记载:“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战卒有几?瑜曰:三万。”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余人,与备俱进,大破曹军。”

可见,东吴孙权方面3万人左右的兵马是比较可信的。

而刘备方面,据《三国志·蜀书》记载:“曹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遂亲率精骑五千,日行三百里追赶,先主不足万人,退走夏口”。

综合计算,刘备1万人,加刘琦1万人,加孙权3万人,合计5万人。这就是孙刘联军参战的大致人数,即便有误差也不会太大。

5万 VS 15万,虽然没有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那么牛逼和令人激动,可也绝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也很难得。

三、战争的指挥

从《三国演义》中看,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又是说服孙权,又是舌战群儒,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的……。当时我就想唱一句“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而且,挺诸派还有诗为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诸葛亮!就是毫无疑问的指挥官和执行官!

错啦!这首诗,人家夸的是周瑜,周大都督,没有一句是夸诸葛亮的。这是为啥?因为,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参加赤壁大战,咋夸呢?当然啦,既然没参战,那些个什么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假的!都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罗贯中编的,一会儿再聊这些。

不过呢,诸葛亮也不是一丁点儿事情都没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遂允之。”可见,之前的联络工作还是诸葛亮干的,他也确实去东吴出过差,只是在大战时被调到后方搞后勤工作去了。

《后汉书·孝献帝纪》载:“曹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资治通鉴》记载:“权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三国志·吴书》的多个传记中均有记载,也是迄今为止关于“赤壁之战”最详细的历史记载:“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可见,赤壁之战的真正指挥者是周瑜,这点已经是毋容置疑的了,而且早已在史学界形成共识。

四、战争的地点

赤壁之战究竟发生在何处?历来说法不一,最著名的恐怕是黄岗之说了,因为大文豪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已久,深入人心。

可惜!大文豪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此地与《三国志》记载的位置明显不符,而且相去甚远,绝无可能。

现在史学界已经倾向于认为,当年的赤壁之战发生在蒲圻。蒲圻,赤壁市的原名,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接咸宁,南连崇阳,西邻湖南,北至嘉鱼。

五、战争的过程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战曹公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吴主传》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余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军。士卒饥疫,死者大半,曹公遂烧其余船引退。”

《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结合这几处正史的记载,我觉得战争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曹操在占领荆州以后,担心刘备率残部退守江陵,因为那里粮草辎重甚多。所以率精兵,而且是骑兵,追杀刘备不足万人的残余力量,虽然避免了刘备占据江陵,但却由于兵力不足(大部队没有赶上来)和不习水战等原因,被刘备小胜一局,并烧毁了自己的战船。

这样,刘备屯兵长江南岸,曹操屯兵长江北岸,形成了暂时的相持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安排诸葛亮出使东吴并促成了孙、刘两家的联盟,签署了共同对付曹操的声明和宣言。

东吴孙权亲自部署,安排大都督周瑜领兵3万来到长江南岸,与刘备以及刘琦(刘表的儿子)所剩的2万人马汇合,孙刘联军共计5万,由周瑜统一指挥。

而此时,北岸的曹操大部队已经由荆州赶到。可惜,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环境和气候,感染了疾病,士兵的减员现象特别严重,士气和战斗力严重下降。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周瑜率领孙刘联军果断出击,烧毁了曹操的大部分战船。

而当曹操看到士兵感染疾病,减员严重时,本就犹豫要不要先行撤退。面对孙刘两家的联合出击时,曹操且战且退,主动后撤,并在最后时刻自己下令烧掉了还没损毁的战船,以免落入孙刘之手。

个人认为,结合多个正史的记录来看,这样就能解释得通整个赤壁之战的全过程。这的确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曹操的伤亡和损失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

六、战争的趣闻

1.关于“蒋干盗书”和“反间计”

《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传递了专门伪造的降书,成功实施了反间计,使得曹操对深得水性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产生怀疑,并最终处死了二人,为周瑜除掉一个心腹大患。

历史上,的确有蒋干这个人,他的确是周瑜的好友,也的确被曹操派去游说周瑜。但,不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在赤壁之战以后。

所以,真实的赤壁之战,自然就没有什么“蒋干盗书”,也就没有接下来周瑜的“反间计”了。

而且,本人翻遍相关的所有史书,也没有找到蔡瑁、张允被曹操任命为水军大都督的任何记录。

《三国志·魏书》谈及蔡瑁、张允之时,只说二人均是刘表的次子刘琮之党羽,当时阻止了刘表长子刘琦的进见,极力扶助刘琮上台得位。

何况,曹操南征之时,第一个跳出来劝降的,还真不是这二人,而是蒯越和傅巽等一大帮文臣。曹操在捡得荆州以后,重赏蒯越等有功之臣,名单里也并未出现蔡瑁、张允。可见,二人虽然也跟着投降了,但混的一般,没有得到曹操的赏识,又岂能统领水军?

2.关于“苦肉计”

之前我已经分析过了,赤壁之战大概经历了三次火。第一次,曹操追杀刘备,被刘备火攻击退,小胜一局;第二次,孙刘合兵一处,由周瑜统兵攻击北岸的曹操,也同样使用了火攻;第三次,曹操在且战且退之际,主动放火烧掉了自己剩下的战船。

可是,哪一次火起之时,也没有找到东吴黄盖的影子啊。难道压根没什么苦肉计?又被罗贯中骗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我专门找到了《三国志·黄盖传》,记载:“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啥意思?意思就是说,黄盖跟随周瑜参加了赤壁之战,而且还提出了火攻的计策。可是,像《三国演义》里那样打屁股的事儿,却没有发生。

3.关于“草船借箭”

很多人都说,草船借箭是胡编的,太能扯了。错!这事儿还真有。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战5年以后。曹操再次进攻东吴,孙权亲自领兵出战,对峙于长江两岸。一个大雾天,孙权闯入曹军的前沿阵地观敌瞭阵,被曹军发现。

大家都知道,曹操本人生性多疑,看到江面水雾不散,恐怕有诈而不敢冒然出战追击,只好下令弓弩齐射。

孙权当时也被吓得不轻,心说,我命休矣!自己的战船一侧很快便落满了弓箭,为了防止倾斜翻船,孙权只好命令战船掉转船身,让另一侧也开始受箭。等到船身平稳后,赶紧逃跑回大营。

这只是孙权一个极其惊险的插曲而已,结果,诸葛亮的铁杆粉罗贯中硬是把这段编入了《三国演义》,还安到了自己的偶像诸葛亮头上。

4.关于其他趣闻

《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趣闻实在是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再罗列几个就得了。

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这段故事直接颠覆了我小时候的人生观,人乎?神乎?比如,曹操的第一谋臣郭嘉,偏偏在赤壁大战前死了,难道是给诸葛亮发光腾地方吗?比如,曾经老谋深算的许攸和不可一世的程昱,为何变得呆若木鸡?形同摆设?……

我从不怀疑,更不否认!赤壁之战是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今天,我只是把赤壁之战最真实的一面告诉大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