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隐帝: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老爹刘知远,忍辱负重几十载从马前卒到指挥使再到节度使进而建立后汉,攻克汴京,招降杜重威,基本上平定中原,可以说创业艰难,幸而有所小成。

刘知远剧照

然天不借命,未及一载,便一命呜呼,这偌大的后汉家业就落在了小儿子刘承佑的肩头。

先是长兄病故,而后父亲病逝,那年的小刘也不过十八岁。幸而有一班功勋之臣,郭威,苏逢吉,史弘肇等人辅佐。

刘承佑剧照

而首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北方虎视眈眈的契丹与各个地方割据的要员。

不成想,皇位尚未坐热,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这些地方要员便起兵反叛。

他先是派遣白文珂等人前去平乱,无奈这些反叛将领也不是那么好对付,一直没什么成效。于是郭威就受命出征,他平易近人,广交将士和文臣,两军交锋时又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有功必赏,负伤的他也亲自去抚慰。不管是谁提的建议他都能虚心接受,即使有人得罪了他,他也不计仇,俨然就是混乱纷杂,杀伐不绝的五代中的一缕曙光。

郭威剧照

郭威采纳了各位将领的意见,更博采众长,先出兵攻占了河中,然后对李守贞的河中城围而不攻,征用农夫在城外挖掘堡垒,三面结营,一年后,在城内粮草断绝,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时候,一举攻破城池,而叛将李守贞和妻子自焚而死。

其他叛乱的两藩镇也被先后平定。自己上任伊始的危机算是平稳度过。

内乱已定,如何对付外部强敌契丹便被提上议事议程。郭威自然就成了首要人选,也正好能 让这位威望颇重的公司董事远离权利中心。于是郭威被委派到邺都防御契丹。

如此一来形势大好,在为政上稍作政绩,进而掌握军权,便可以安稳掌控大局,守业何愁。怎奈这位公子爷,却不是治世的主。把一副好牌,打成烂。在为政上,任用亲信,朝堂被他搞的一塌糊涂,也终究逼反郭威,断送了这大好江山。

在郭威外放时,他曾经做过一个梦夜里梦见郭威变成了驴,驮着其升了天,等其下来后,郭威又变成了龙。未成想也一梦成真。

郭威剧照

950年,他听从其舅舅李业的指示,派亲信诛杀了杨邠与史弘肇等人,而这发生的原因却仅仅是,他认为杨邠,史弘肇藐视皇权。杨邠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句,陛下无需多言,臣自当妥善处理,却为他为他的族人引来了灭门惨剧。当真是伴君如伴虎。

本身诛杀权臣也道是无可厚非,但根基尚未稳固,还未掌握核心科技—军队,却诛杀了托孤大臣就显得有点着急了。

更遑论是他面对的还有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郭威了。

后周疆域图

郭威有威信,又有军权,更有人心。就连自己派去刺杀的舅舅都能倒戈一击,将此事告知郭威,郭威便打起了清君侧的名号起兵反叛。

当时的李氏(没错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及李氏应运而生却无福消受,短命后汉刘知远——或许他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更是让他与郭威和好,他却不听,更是一不做二不休连郭威的家眷老小全部杀死。

初,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于闺门!”邠等死,周太祖起兵向京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新五代史》

胜负之数,本就很简单明了,黄口小儿与郭威的深谋远虑相比哪里有比较的资本。毕竟你必须尊重你的对手。

950年11月郭威已经率部抵达汴京城下。刘承佑却还有心情到城外刘子坡观战,结果就是后汉军大败,这一败不要紧,自己却再也回不来开封了,原来开封尹刘益已经据城反叛,投顺了郭威,拒绝他进城。

这位隐帝刘承佑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管理茶水的郭允明等人继续西向逃跑。

刘承佑剧照

这一路上作惊弓之鸟状,见了什么都以为追兵,到赵村时,后面尘埃大起,刘承佑仓皇下马,打算躲避却未成想背后的郭允明,狠命一刀,这位帝王便一命呜呼。

可笑的是原来后面的不是追兵,而是其亲兵。

死于奴才之手,这也在五代末帝中算是独一份了。也就不怪乎,后世史家鄙视其失政之速度了。

史臣曰:隐帝以尚幼之年,嗣新造之业。受命之主,德非禹、汤;辅政之臣,复非伊、吕。将欲保延洪之运,守不拔之基,固不可得也。然西摧三叛,虽仅灭于欃枪,而内稔群凶,俄自取于狼狈。自古覆宗绝祀之速者,未有如帝之甚也。噫!盖人谋之弗臧,非天命之遽夺也。《旧五代史》

盖其于出帝无复君臣之义,而幸祸以为利者,其素志也,可胜叹哉!夫所谓有诸中必形于外者,其见于是乎!《新五代史》

(图片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参考资料:《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