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难办!孝庄为什么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极合葬?

日期: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收集编辑:国家人文历史

 文 | 胡心雅

说到历史上著名的“大女主”,清初孝庄文皇后值得拥有姓名。

她年少时嫁给清太宗皇太极,生有三女一子。皇太极死后,儿子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她也因此成为大清第一位正式的皇太后。十八年后,其孙玄烨即位,她又成为清初尊贵的太皇太后。

她这一生跟随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培养、辅佐两代帝王;又助康熙帝除鳌拜、平察哈尔、三藩之乱,稳固清统治根基,是当之无愧的“传奇”。然而,这位“老祖宗”却在死后因“身后事”给历史留下了扑朔迷离的谜团。

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庄文皇后病逝。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前后,都得跟“丈夫”合葬。然而第二年,她的灵柩没有合葬于皇太极的昭陵,而是移到儿孙的清东陵大红门外的临时亭殿停放了三十余年,于雍正三年(1725)才正式葬入清东陵外的昭西陵。

孝庄文皇后为何不按祖制与皇太极合葬?又为何三十七年未入土为安?本该地位崇尊的她为何孤零零地葬在儿孙陵园的围墙之外?

几百年来,这些问题困扰着一批批好事者,也由此生出很多离奇的传闻。流传最广的当属“太后下嫁”。野史载,太后下嫁其小叔摄政王多尔衮。所以“惩罚”她在门外给“儿孙看门”“没资格入陵园”……传闻不等于历史,早有史学前辈详尽论述、证实这种说法实属子虚乌有。

实际上,不跟皇太极合葬,是孝庄本人的意愿。

不合葬于昭陵

孝庄去世后,康熙皇帝曾追忆:“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联曰: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清圣祖实录》康照二十六年十二月壬申)由此来看,孝庄曾在死前特意留下遗嘱不去昭陵与太宗合葬。

遗嘱里大概讲了两层原因,一是说太宗皇帝已经安葬多年,不方便因为她而轻易惊动;二是说放心不下儿子孙子,不忍心远去位于关外盛京(今沈阳)的昭陵,希望能留在儿子顺治帝埋葬的孝陵(位于清东陵内园)附近。

这遗嘱说得言辞恳切,也合情合理。但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似乎只是“托辞”,以此来解释孝庄拒绝合葬的原因并不能完全令后人折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孝庄说的第一层原因——“卑不动尊”“奉安年久”。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我这个皇后而去打扰皇帝,且皇帝安葬多年,轻易不要再动!”

皇帝生母与先皇合葬,虽确为“以卑动尊”,但夫妻合葬是中国古代流传多年的习俗,意味夫妻相依相守、团圆美满。普通百姓尚且重视,在皇家就更格外要求了。以距清代最近的明代为例:明代晚于先皇去世的皇太后、太皇太后有很多,比如明宣宗的生母,就晚于她的丈夫仁宗十七年而死,再比如明宪宗生母,晚于丈夫英宗四十年而死等,这些人最终都与先皇帝一起合葬帝陵地宫。帝后合葬,更是清朝祖制。在孝庄之前,死于顺治六年的孝端文皇后已与太宗合葬昭陵。由此来说,其实并不存在皇后晚于先帝去世,合葬会惊扰先帝一说。至于“安奉年久”,也就是“已经安葬多年,不可轻易惊动”的说法则更站不住脚,毕竟,太宗的昭陵还在康熙二年改建过,当时为了改建方便,还特意将太宗移到别殿供奉,此时距太宗安葬也已经二十年了。“重新装修”都能说动就动,更何况帝后合葬是合乎祖制的大事。由此看来,这似乎的确是一种“说辞”。

再来看第二层原因——“心恋汝皇父及汝”,也就是“我实在放心不下你们爷俩儿”。

老人喜爱儿孙情有可原,却少有人因此放弃夫妻合葬,尤其是在尊重礼制的皇家。纵观历史长河,也仅有“极个别”太后最终选择依儿孙而葬。比如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她没有与刘邦合葬,而是在儿子汉文帝霸凌附近独自建陵,因为刘邦的长陵园里已经葬了一个和她水火不容的正宫吕后。恐怕薄夫人一想到百年后还要继续跟吕后“斗智斗勇”,就觉得十分闹心,还不如守着儿子埋葬,保个清净。

而相比之下,孝庄与薄太后情况则大不相同,虽然太宗的昭陵里也已经葬有中宫孝端文皇后,但这位孝端皇后端庄仁厚,何况还是孝庄的亲姑姑。由此来看,孝庄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去昭陵,而非要留葬儿孙旁。所以孝庄遗嘱所提出的两层意思,虽有一定道理,但恐怕都不是拒绝合葬的根本原因。

深究其原因,应该在于满洲习俗的汉化,尤其是丧葬习俗的汉化——实际上,满族人的丧葬习俗是火葬。

火葬之谜

《清圣祖实录》中有关于世祖驾崩百日致祭于梓宫前,而期年致祭于“宝宫”前的记载。

一般“梓宫”即指棺木,用于安葬死者遗体,也就是“棺材”。

那“宝宫”又是什么呢?“所谓宝宫,就是一个灰罐,在帝王家则称为宝宫而已。”(陈垣:《顺治皇帝出家》,《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也就是说,按照满洲旧俗,皇帝去世百日后,遗体将被火化,放入“宝宫”骨灰罐中。

由此来看,属于满族统治的大清政权应该实行火葬,连帝后也不例外。那么清朝究竟有哪些帝后实行了火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从火葬改成土葬?孝庄又在这一改变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康熙二年(1662)那次改建盛京两陵(清太祖的福陵和清太宗的昭陵)有记载,“改造昭陵地宫成,安奉太宗文皇帝宝宫,设宝座、神牌于享殿”以及“改造福陵地宫成,安奉太祖高皇帝宝宫,设宝座、神牌于享殿”。(《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十二月甲寅、辛酉) 从这条记载中的两个“宝宫”可以明确得知,在清早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遗体按照满洲丧葬习俗实行火化。而这两朝的皇后,葬法应“与皇帝大丧仪同”,即和皇帝保持一致,都为火葬。先于孝庄去世的孝端文皇后就遵循了火化的葬俗。

不仅前人,就连后人也是。

根据《圣祖实录》记载,孝庄的儿子儿媳,即顺治一朝的皇帝皇后同样遵循火化习俗。

而这一情况,在康熙帝第一位皇后下葬时开始改变。

康熙帝亲政后,要求满族向汉族学习,强调满族汉化,推崇“满汉一家亲”,在汉文化的全面影响下,久而久之,满洲丧葬习俗也逐渐汉化——由火葬变为了土葬。

据史料记载,康熙十三年、十七年、二十八年,康熙的三位皇后先后去世,均以梓宫(可放遗体的棺木)葬入康熙帝预营寿陵 (康熙帝死后命名为景陵)。由此来看,最晚在康熙二十年(1681),遗体不焚烧的土葬习俗已深入人心。

孝庄太皇太后长寿,去世时已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此时的她受汉文化影响较久,早已不愿火葬。可若按祖制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昭陵,就意味着她必须“与太宗文皇帝大丧仪同”,即同样以骨灰罐的形式葬入昭陵。这对于汉化程度很深的孝庄和康熙帝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这么看来,孝庄不愿和皇太极合葬倒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既然这是孝庄本人的遗愿。以孝庄对康熙帝的恩情,康熙帝为何不为孝庄单独修陵风光大葬,而让“皇祖母”在享殿暂停37年,直到雍正时期,才得以入土为安呢?

选址困难

原来老太太一句“留葬儿孙近旁”的遗嘱,说起来容易,实际却非常难办。

毕竟,孝庄太后是太宗的妃子,属于太宗一系,如果不与太宗合葬,反而葬在儿孙的东陵陵区,只怕对外很难作出十分合理的解释。另外,即便真的按照孝庄遗愿葬在东陵,当时陵区内也已没有合适的位置给她了。

孝庄太后辈分最高,应该葬在陵区正位。可当时陵区中最好的位置即昌瑞山主峰下,已经建成了她儿子顺治的孝陵。哪怕是次好的位置也已预营(提前修建)了康熙帝的景陵。孝庄太后地位崇尊,位次不可以卑于儿孙。因此,选址迟迟难以确定。

没办法,康熙帝只好行权宜之计,决定在东陵陵区外,先设一座地上宫殿暂时安奉孝庄太后,等待日后选好陵寝位置,再行下葬。

《康熙起居注》有详细记载,康熙帝说过:“慈宁宫之东,新建宫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向联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遐升。今于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即将此宫拆运所择吉处,毋致缺损。”意思是说,孝庄在世时,很喜欢慈宁宫东边新建的一座寝宫,然而没来得及长久居住,便骤然辞世。为了让九泉之下的祖母住得称心,康熙帝下令将这座新建的寝宫拆运到东陵门外,按原样重建,作为孝庄的暂安奉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第三册,二十七年四月。)

康熙帝与孝庄感情深厚,在孝庄后事的操办上,事事叮嘱、件件费心。孝庄的遗体移至暂安奉殿时,康熙帝皆“躬亲举扶安置”“复痛哭良久,行三跪九叩礼……”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二十二日,暂安奉殿封掩殿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第三册,二十七年四月。)可这一放就是37年。终康熙帝一生,也没能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昭西陵之设

孝庄的辞世,对康熙帝的身心刺激很大,一度使他的记忆力明显衰退。对祖母的怀念伴随了康熙帝的一生,直到孝庄逝世三十年后,已经年过花甲的康熙帝和大臣们言及祖母,仍然泪如雨下。康熙帝曾说:“每逢军国大事,常梦见祖母”。

孝庄的安葬问题已不仅仅是她的遗愿,也变成了康熙帝的遗愿。

康熙帝死后,雍正帝即位。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决心要尽快解决此难题。终于以孝庄暂安在东陵陵区门墙外后,康熙帝历数绵长、多子多孙、大清海内升平,认定孝庄暂安的位置风水甚佳,决定原地建陵。在暂安奉殿的基础直接改建。也因此,孝庄的陵寝才会留在东陵大红门墙外。又因为这个地方在昭陵的西边,所以取名昭西陵。

昭西陵工程于雍正三年(1725)开始,同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始入土为安,此时距她辞世已经三十八年。

昭西陵之设,彻底解决了孝庄文皇后的安葬问题。遵照她的遗愿,没有迁徙关外,而是守在了儿孙近旁;更没有按照满洲旧俗实行火葬,而是保留棺木实行土葬。同时,最终选址在东陵陵园外,说明与东陵体系各不相干;命名为“昭西陵”,又表明与盛京昭陵仍为一体,可谓两全其美。雍正帝对此事也非常自得,认为自己圆满完成了父皇留下的作业,亲自指示,要写文章告祭康熙帝,求一波表扬。

这位传奇的“老祖宗”在世时,为清开基创业立下功劳;死后埋葬的昭西陵也被看作是清帝后葬俗改变的标志,同时还开创了晚于皇帝去世的皇后(或皇帝生母)不再与皇帝合葬而另行建陵的先例。

乾隆元年(1736),雍正帝的泰陵工程即将告竣,却还留有一个问题:帝后是否合葬?是否要在地宫中为尚健在的崇庆皇太后(乾隆生母)预留位置?

最终得太后懿旨明示:“世宗宪皇帝梓宫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也就是不必合葬,另选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单独埋葬的意思。

从此,皇帝入葬,地宫石门即行封闭,不能与皇帝同时入葬的皇后另行建陵遂成清代定制。

参考文献

①《史记·外戚世家》

②《明史》

③《清世祖实录》

④《清圣祖实录》

⑤《康熙起居注》

⑥ 《清高宗实录》

⑦《(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礼部·丧礼》

⑧《(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陵寝》

⑨陈坦:《顺治皇帝出家》,《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

⑩陈坦:《语录与顺治言廷》,《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

⑪孟奔:《太后下嫁考实》,《明清史论着集刊续编》。

⑫刘毅:《昭西陵与清代帝后丧葬礼俗更易》,《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4期。

相关阅读

  • 中国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皇帝是哪个?

  • 文 | 郭歆在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共历2132年,前后共计83个封建王朝,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皇帝。在这些皇帝当中,既有英明神武的天可汗,有弱智不
  • 罗马帝国的贫儿补助计划

  •   罗马共和时期,生育被认为是家庭或私人的事,政府基本上不予过问。到帝国时期,奥古斯都为应对精英少子化问题,制定了奖惩结婚与生育的《婚姻法》。后世诸帝大都将之作为基本政
  • 【有春读史】束有春丨古代御史及其命运种种

  • 一、“御史”小考“御史”在古代最初是史官角色,后来发展为专指执掌监督监察的官吏,类似今天的纪检监察官员。我国在先秦时期就有史官一职,如殷墟甲骨卜辞中出现的“作册”“
  • 有声书《居庸叠翠访古录》镇守居庸关的牛人们

  • 作者:吴浩芳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著名古关城,位于北京西北四十八公里处,其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俗称“关沟”,两侧高山耸立,翠嶂重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 皇帝的帽子前后为何有“门帘”

  • 在讲述秦汉历史的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皇帝上朝时,会佩戴一种前后有“门帘”的大帽子,遮挡住皇帝的视线,许多人对此不解。其实,在古代中国,对社会各阶层的举止及穿着都有严格规定
  • “图”个明白:“自带话题”的明朝皇帝

  • 要说古代的“顶流”,绝对是历朝历代的皇帝,而明朝历史上有几位颇具特点的皇帝,可以说是“话题人物”了。现在人们谈起明朝历史的时候,仍对他们津津乐道。今天,小编带您揭秘这几位
  • 长清百里御道第一村

  • 九省通衢,齐川通鲁。九省御道上,为给隆皇帝及其随行人员在南巡途中提供食宿和休息的场所,曾在长清境内修建了潘村、崮山、灵岩三处乾隆行宫。其中的潘村行宫,便位于有着“长清百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最新文章

  • 每天最早开行的复兴号,12306上查不到!

  • 你知道吗?有一趟神秘的复兴号列车每天最早开行没有一名旅客在12306APP和网站上还查不到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 戳视频,上车揭秘 ↓↓↓ 这趟神秘的“早班车”名字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