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关东军当年不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转身去打美国?

为什么日本当年不和德国夹击苏联。而去打美国?难道苏联比美国更难打?1931年的918事变以后,日本占领东北全境,那时候日本是把苏联设为第一假想敌,但这不等于日本要入侵苏联。日本当时的战略思路,是想驱逐欧美列强在亚洲的势力,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当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在满洲和远东的布局。

到了1937年以后,日本人认为已经自己已经可以独霸满洲,可以给苏联一个小小的教训,认为苏联会知难而退,然后日本就会保住占领中国东北的胜利果实。于是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至8月,日本关东军先后在中国境内挑起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与苏军发生武装冲突,以武力试探苏联的虚实。

结果由于中国抗战对日军主力的牵制,使日军在兵力悬殊之下均遭失败。日本为什么甘心吃哑巴亏而不扩大武装冲突?

日本当年并没有与德国夹击苏联的愿望,因为正当日军与苏军在诺门坎激战时,德国背着日本 ,与苏联在1939年8 月 23 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给了日本很大打击。是日本迅速主动提出与苏联休战的原因之一。

张鼓峰和诺门坎两场战斗的失利,使得日本打消了继续北进的念头。日本随后在东北沿着苏联边境修建大量的要塞和防御工事。其中最知名的是东宁要塞,号称“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仅在东宁要塞周围,鬼子就修建了11个野战机场。此外海拉尔、孙吴、黑河、爱辉等地的要塞化,说明日本此时对苏已转入防御状态。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曾妄图拉日本一起夹击苏联,但都被日本拒绝,日本只是想与德国结成防御性的盟约,而不是进攻性的。苏军在诺门坎一战打断了日本人的脊梁,再也没敢招惹苏联。

黑河北门镇地下工事遗址平面图A

亚雷高地炮座遗址剖(左)、平(右)面图

海拉尔要塞河南台阵地地下工事平面图

东宁要塞,勋山地下指挥所

侵华日军孙吴要塞,胜山阵地,左为地下指挥所,右为炮台。

日本关东军在孙吴县建设的军用火力发电厂,位于逊别拉河畔,主厂房是一座6层的大型钢筋水泥框架建筑,是当时北满地区的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使用德国西门子主机,有当时较为先进的发电配电设施。用于向黑河孙吴以及北部正面军事设施送电。

博物馆内展出的,侵华日军绘制的虎头要塞断面图

虎头要塞的地下工事

虎头要塞猛虎山主阵地

日本沿中苏、中蒙边境地带陆续修筑了17处军事防线,形成东、北、西三面规模庞大、设施齐备的对苏攻防体系。在战略上采取持久防御之策,战术上以阻击战为主。其持久守势并非固守待援或被动挨打,而是以国境阵地为依托,在作战时采取进退攻守、机动灵活的战术。即在持久守势中,视有利时机在战术上进行规模较大的局部决战攻势。

日本人为何放弃“北进”呢?日本对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北进计划一直是摇摆的, 日本人想要的是战略资源,然而西伯利亚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大多都被封在永久冻土层中,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恐怕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开采。尤其是当时在东北和远东地区没发现石油。东西伯利亚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气候条件极端,并不适合日军作战。再加上张鼓峰和诺门罕战役的失利,日本在1940年之后便逐渐放弃了北进战略。

就算在1941年下半年,美国禁运以及苏联远东部队回援莫斯科的时机下,日本想要撕毁条约,北进苏联寻求战略资源,等待它的也是兵力仍达130余万的苏联远东部队。凭借其区区几十万关东军就想千里横扫西伯利亚,无异于痴人说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