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强陆军的一款坦克,虽然强大却无力扭转战局

谈起二战法国,总是想起德国闪电战战车履带的手下败将,似乎法国的抵抗不值得一提。但实际上细细品味一下法国的坦克,仍不乏流露出曾是欧陆最强陆军的一些气质和技术实力的精致细节。

B1 bis坦克

一战结束后法国军方提出一种多功能坦克的构想,这种坦克可以胜任多种作战任务和支援能力,以便替代缓慢的圣沙蒙坦克和脆弱的雷诺坦克。这种想法暂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一战坦克设计差异太大性能差异也是差了好多,直到雷诺坦克这种旋转炮塔的提供了一个比较可行的通用方案。1926年法国获取了原型车,法国军方的评估结果是将装甲平均厚度提升至40mm。要知道1934年的德国主力二号坦克也才30mm前部装甲的设计指标,法国这个确实有些厚了,不过整体思路也没有什么问题:1.法国是战胜国,追求发展高性能坦克名正言顺,不用藏着搞什么秘密拖拉机;2.法国政府不可能主动进攻德国,防御战的话如果有工事的掩护,那么坦克机动性足够用,装甲增厚一些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毛病;3.德国战败后法国已经是最强陆军,而且当时法国又不是没有技术基础。于是法国军队在1931年获得了新的原型车。

B-1原型车,可以看到炮塔的配置是两挺机枪。

法国战略上马奇诺防线修建已开始一段时间了,如果产能计算得差不多的话,法国坦克依靠质量取胜也是科学合理的。因为在一些交通要道的遭遇战中,高防护和火力的坦克也可以给敌军带来麻烦,增加渗透的难度,使得他们无法在指定时间完成作战目标。而在有防线工事的掩护下这些坦克更是加固防线的钉子。如此一来主力德军就会失去协同,就削弱了闪击战的力量。

马奇诺防线,就是比利时边境也有许多支撑点。极大压缩了德国的进攻窗口,所以闪电战成功实施归功于德国总参谋部的高效率和训练有素的扎实基本功。

所以这种指导思想下,1931年,法国对获得新的B-1原型车进行新一轮评估,要加厚装甲至60mm,炮塔装47mm速射炮。或许法国是太想要终极战车了,也或许是幸存一战老兵将军对前线火力的阴影,以至于提出了如此高的标准,四号坦克后期最厚也才五十毫米。这种厚度,德国当时的坦克毫无办法,关键是,这仍然还是可以被造出来的。到了1937年七月份,这种名为char(战车) B-1 bis的终极坦克开始投产。各项基本满足军方指标,也并不是一个失败的项目。这坦克为了满足军方的指标大胆运用了各种新技术,如电启动机和空气压缩机带动的大型发动机,组润滑系统(由于悬挂系统周围加了装甲,因此要依靠组润滑的接口来注入润滑油),Naeder液压反馈系统(可以细微调节履带转速差来方便转向,以及依靠反馈传动来修正履带转速偏差),火炮抽烟装置,隔舱化设计等。这在当时已经是先进坦克了。

B1 bis坦克,就算正脸开口,侧面开门的车体结构,德国人也觉得无比难啃

后来法国人还在1937年登峰造极搞出来了B1 ter,或许只有这种状态的坦克才是法国人心目中的及格品,B1 ter加强了防护,改进了传动,并调整了前部的75mm火炮使得其左右射界提高。整款坦克在这时已经显得比较厚重精致了。可惜,法国人的时间不多了,产能严重不足。

B1 ter坦克

B-1 bis 的炮塔为经过了改良的ARX4炮塔,以便于提升强度和安装47mm炮,采用整体铸造工艺,装甲厚度为40毫米,并且装有并列机枪。可惜炮塔太小只能容纳车长,所以车长既要负责速射炮和并列机枪的打击,又要负责指挥车辆,需要较高的训练水平。

坦克车体正面需要开口容纳75mm炮,右侧就是驾驶室,虽然正面装甲高达60mm并且带有倾角,可是驾驶室上方有一个类似塔楼的观察窗,车体两侧装有巨大的裙板,装甲约40mm,很好保护了悬挂,可是左侧有发动机格栅,右侧是大的乘员出入口。这些都影响了车体结构,同时驾驶员也是要兼顾驾驶与75mm火炮。不过整体也算是适当的取舍,比如著名的司通尼屠夫、后来的法国国防部长比洛特,他和驾驶员配合一下子就把德国车队首尾的坦克击毁,随后总共击毁了13辆坦克,而比洛特的车身中一百多发弹药却仍然能够行动自如。说明了这款坦克优异的防护性能。

战术战例:

1.朗德勒西(Landrecies)

除了司通尼屠夫这样著名的战例外,还有紧接着发生在靠近边境的的朗德勒西的战斗,朗德勒西的第二预备装甲师下的法国人遭遇了德国的装甲车队,法国以两辆B1坦克作为支点,互相配合击毁了一百多辆德国各式装甲车辆和反坦克炮。这说明B1坦克本身很好地完成了法国的战术构想和研制目标。

2.德国使用

德国缴获的B1坦克稍加改进后被更改编号为B2(f)。由于机动性不足,加上德国德国有自己的中型坦克的定位,所以这车很遗憾地被分配为二线部队使用。不过厚重的装甲,以及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该型坦克用于防守后方战线如诺曼底,或者改成喷火坦克用于巷战,或者改成训练坦克。

3.拉·罗谢尔(La Rochelle)

拉罗谢尔城被德国人占领后便是重要的潜艇作战基地。诺曼底登陆之后这座城市仍然在顽抗,其中由于美军决定集中精力解决德国的主力部队,因此该市的攻城任务交给自由法国。参战的自由法国的装甲兵装备了这型坦克,只可惜,在1945年,这种构型的战车已然落后,虽然车辆制造工艺仍属上乘,但是新的坦克构型的设计,以及反坦克作战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十几年前定型的坦克,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的坦克。这也是拉罗谢尔迟迟无法攻下的一个原因。

德军骡马部队经过遗弃在路旁的B1。机械化作战需要强大的侦查,指挥,后勤体系支撑,B1虽然不一定符合快速机动的构想,但也能破坏敌人的作战体系环节。

总体来说B1 bis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可惜闪光的战例太少,不过仍不失为一款好坦克。法国的问题在于因消极避战将作战思维从一开始就束缚为消极防守,没有做好每时每刻爆发战争的觉悟,也没有做好集中力量打赢战争的决心。虽然有马奇诺防线的掩护下,可支援步兵,可钉住阵线的步兵坦克或许不失为保守但务实的方案,但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在坦克匮乏的问题上,在应对敌方坦克的问题上,法国人又没有变通方案,而法国人评估指标虽然可以实现,但也拖延了备战时间,导致了产量不足四百的坦克被过度分散,根本钉不住防线。尽管如此,这款坦克仍然完成了使命,因为它最后定型的时候,已经是35年。在技术上或许法国可以模仿德国,但如果法国坦克造的比德国慢半拍,如果法国坦克兵训练水平不如德国,如果他们的战情一样分析不足,如果法国军官没做到像德国军官那样精练高效,或者法国坦克部队干脆就被敌人调动了,那法国的装甲部队在需要高度协同的装甲作战中只会是一团糟,在一槌定音的决战中只会更早崩溃瓦解。因此法国虽然有技术规模一流的陆军,但总体思维和官兵水平已经落后了,这就无法立足现有装备条件,打赢战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