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家和大国工匠致敬】大国重器感谢有你!

2019年已经开启,带给我们更多憧憬与希望;回望2018年,有太多的人与事值得珍惜回味。2018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一个个大国重器的精彩亮相,是中国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的真实反映,是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最佳写照。满心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向这些“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家、工程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它将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任务。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四号95%的部件与嫦娥三号相同,用一颗五年前就设计、制造完成的卫星,去探索人类从未到达的月球背面,这背后是中国航天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自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 孙泽洲:要说紧张,我觉得还真的并不紧张。这次嫦娥4号的任务,这些技术成果对于我们后续的火星探测,乃至于其他的地外天体的着陆探测来讲,也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回首2018,长征系列火箭共成功完成23次发射,仅10月15日至12月25日,就完成了5次发射,平均任务周期仅14天,这在多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装配技能大师 马利:你得适应这个高密度总装和高密度发射的这种状态,到什么程度啊,就是没休息日嘛,晚上加班。虽然现在工作很累,但是赶上航天事业大发展时期,我自己感到也非常自豪。

2018年,马师傅所在的运载火箭队伍,短短1年时间内,先后将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组网发射最短间隔17天,创造了北斗组网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以全胜的骄人战绩,让中国北斗迈出从亚太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家栋:任务越来越多,青年人到了岗位上都有锻炼的条件。所以我是感觉在这个方面,你看现在我们这40多岁就挑大梁,都是一个型号的总师。它也体现出来,你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物质能力、人才队伍,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了。

2018年,让人骄傲和自豪的,还有我们自己的航母和大型水陆两栖飞机。5月13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开始海试,为了研发、建造这艘国产航母,数千名工程师,数万名产业工人日夜奋战。10月20日,我国大飞机“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也首飞成功,中国人又一次实现航空领域的全新突破。

航空工业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总设计师 黄领才: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我们水陆两栖飞机自主研发一套技术体系。

航空工业华南公司试飞中心机务二中队中队长 郭佳:自豪感非常强烈。这个型号任务反过来也在锻炼我们。帮你如何成长,如何锻炼成自信、专业性非常强,非常坚毅的人。

2018年,中国科技干劲足,活力强,目标明确,步伐稳健,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聚光灯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9年,我们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还要再次出征、“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还要登陆月球,新的一年,中国科技必将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