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最早由谁发明?没错,你自豪地猜对了:论导弹的起源

作者:云海

火箭和导弹相互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在空天技术领域,人类的飞行器主要分为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中国是最早使用火箭的国家,在1232年就应用在了军事上。

虽然在15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种战车式的导弹发射装置,但精度依然不高。到了20世纪初期,法国工程师勒内罗林提出了冲压发动机飞行器构思,申请了专利。在1926年,美国戈达德博士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火箭,飞到了56米高,之后他又发明了超声速火箭,还给火箭研发了陀螺控制装置,但这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

火箭真正飞速发展是在列强林立的欧洲。1931年(918事变那年)德国完成了欧洲第一次液体火箭试飞,时隔一年开始军用化研究,1936年开始研发军用导弹。在1942年发射了V1和V2火箭,其中V2火箭取得重大成功,此次项目由世界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持(此人后来还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主持设计了土星大推力运载火箭)。

V2火箭长14米,起飞质量12.9吨,垂直起飞方式,推力2.7万kgf,加速度6.4g,弹道倾角45度,射程354千米,战斗部0.99吨,落点偏差16千米,飞行时间大概是70秒,成功用于实战。制导系统有了重大改进,包括一个陀螺组件和一个积分加速度计(用来测定导弹纵对称轴方向的推力的加速度),测算出视速度,并在到达预定速度后自动关机。二战时期,除了德国V2,还有地对地三级火箭的“大黄酸信使”,液体空空导弹x-4,地空导弹“蝴蝶”“瀑布”。

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各国都开始发展导弹,先后开发了180多种型号。其中有代表性的,宇宙神d.e.f, 北极星,大力神1和2,民兵1和2采取了惯性平台制导系统,苏联的ss-6 ss-7 ss-9用了捷联制导系统。70-80年代,陀螺精度显著提高,三轴稳定平台使用了气浮陀螺和摆式积分加速度计,末助推修正,重力补偿,工具误差补偿等技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ss-17 ss-18(撒旦)ss-19 ss-n-8 ss-n-17 ss-n-18,民兵3,海神,三叉戟1和2。

70-80年代以后,复合制导技术开始大发展,出现了更多能够适应现代战场的装备。比方说:苏联的萨姆12地空导弹,俄罗斯的s-300和s-400防空导弹,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和不死鸟响尾蛇阿姆拉姆空空导弹,法国的飞鱼导弹。洲际的代表有:和平卫士,潘兴2,ss-27(白杨)都运用了复合制导技术,这样做能增强抗干扰能力。和平卫士作为一款射程达到10000千米的洲际导弹,命中精度能保证在100米内,使用了惯性浮球平台制导。潘兴2的精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米左右。ss-26采用了毫米波雷达,ss-27白杨导弹在90公里高度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还能调皮的机动变轨,足够突破当下任何反导体系。在射程超过上万千米的情况下,精度在保证在50米上下。

现在俄罗斯正在研制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可携带最多15个核弹头,射程更是达到了1.2万千米,并且要实现末端滑翔变轨,上下跳跃式的变轨。这让美国的各种反导体系都可能处于瘫痪(无论是爆破冲击波,撞击,拦截,弹幕),都可能无法对其有效拦截。

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基导弹是美国阿利伯克驱逐舰使用标准3导弹和俄亥俄战略潜艇使用的三叉戟2潜射导弹(一条潜艇最多可同时核打击288座中型城市,美国有14条这样的潜艇),以及俄罗斯北风之神战略潜艇搭载的布拉瓦导弹。最优秀的陆基洲际导弹是俄罗斯的白杨M,撒旦,美国的民兵3,中国的东风31。

最优秀的反舰弹道弹是东风21D和东风26,最优秀的巡航弹是美国战斧和俄罗斯p-800红宝石

。法国和英国放弃了陆基,只保留了海基,用的美国的三叉戟2。除了联合国五常,还有其他国家拥核,但现在世界范围内对何不扩散条约的执行更加严格,有利于世界的安全。

其实洲际核导弹不是用来打的,是用来威慑的。

任何国家,只要这东西蹲在自己家里(即使自己没有像样的飞机坦克),别的国家会不会轻易冒着让自己的国家变成无人区的危险而侵略它。但核导弹很危险,拥有的国家越多,越危险,失控的风险越大。

中国的导弹技术走到今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导弹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钱学森。作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火箭技术的大发展,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前几年,为了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拍摄了电影《钱学森》,由擅长执导历史题材的导演张建亚执导,陈坤主演,电影很励志,顺便推荐给大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