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还记得2016年的现象级记录片《人间世》吗?

时隔两年,2019新年的第一天再度归来,《人间世2》的第一集主题《烟花》,寓意烟花易冷稍众即逝。

将镜头对准了一群孩子,他们被百万分之三的几率“眷顾”,本该无忧无虑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他们,因为骨癌,押上自己的胳膊、腿,甚至生命。

无助、难过、悲伤、害怕,病人、家属、医生、病友,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人世间最催泪的一幕。

有人说这是一部隔着屏幕都能嗅到消毒药水味的纪录片,最真实敏感的生命故事,震撼、真实,仅仅只是看上5分钟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的事实。

而在上海这座摩登的城市里,有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习惯称之为“城中癌症村”。

/只要是有肿瘤医院的地方

就一定有癌症村/

位于东安路上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附近,居住着这样一群每天和生死较量,抱着求生渴望的人。

聚集在上海肿瘤医院附近的小巷里、弄堂里,蜗居在几十上百块钱简陋的小隔间里,没有快乐和欢笑,只有阴暗和沉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多半是惨烈且悲剧的。

顺着地铁下来往左走,随手就能收到好几张“短期住房”的名片。

大约再走上几分钟,经过一个小门,就能看到城中村一样的平房区,外观破破旧旧、内部拥挤压抑,到处堆放着生活垃圾,散发着令人生呕的气息。

就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看不到死亡的恐惧,他们也看不到生命的阳光,再多的呻吟穿透不过城市的喧嚣。

随着住进来的外地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本地人已经很少住在这里。这里听不到欢笑,更多的是哭声。

在小巷里就碰巧遇到一位退伍军人,经营着这样一家小旅社。小间80元一天,双人间100~130一天,有时候看到困难的,能给他们便宜点就便宜点,谁也不想赚这份救命钱。

老板说:“自己在这里经营了4年,虽说是破旧了点,但因为靠近医院,又足够便宜,有很多长期客户, 客人源源不断。”

对于那些外地来的病人和家属来说,便宜才是最主要的。他们在这里等待一张床位,或一份新的治疗方案,十天半个月的、或许一个月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哪敢去选择优质的住宿条件。

还会经常通过手机来电识别房客的来处,每个房间住着几个人,谁得了什么病,他一清二楚,遇到实在困难的患者,老板毫不犹豫的跟几个老战友捐钱,缓解燃眉之急。

提到老战友,老板吐入在这家小旅社就住着他的老战友,随后老板领我们上楼,找到了夫妻两口....

/一间房,与死神最后的较量/

每个简陋的房门背后,都有一个伤心的家庭,它们抱团取暖,生活在这块求生的岛屿里。

妻子一年前检查出来患了乳腺癌,夫妻两只好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上海治疗,找个价格还算合适的地方住下,离医院近,价格便宜,是他们选择居住的重要原因。

至于环境怎么样,相比较看病的开支,可以忽略不计。

房间里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捆白菜,用铁锅装着饭菜都没有超过三分之一。

两个人一天几乎不花钱,除去住宿费,饭费,一天都不超过10元,早饭就是馒头就着水吃,每天吃的都是几元钱的素菜。

提到看病,夫妻俩陷入忧愁:“上海吃的住的都贵,多住一会也不行。”

“我们第一次来上海化疗就花上几万,到现在光医药费都用掉好多万了,也不知道还能治多久,只怪自己健康的意识太薄弱,太倒霉。”

每天早上6:00就要在医院排队,晚去一会指不定几点才能轮到我们,一看就是一整天,连口饭都吃不上。

但唯一能让他们高兴的是,医生说好在是早期,发现的早,没什么太大问题,夫妻俩也是松了一口气,和她一起看病的病友有几个都离世了,但她还活着。

对她来说,生活有点苦,有生存的机会就很甜。

以前觉得得了绝症我就好好的到处旅游然后死去,只有当生命的倒计时开始,你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想活下去。

其实住哪里、吃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医生能给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手里的钱又能支撑多久。

/生活总是在最绝望处,挤出一丝阳光/

楼上的四川阿姨刚和她的家人通完视频,听说我们采访她,急忙喊道:“我去收拾一下,你们等一下,我这里太乱了.....”我们要求坐着,阿姨也是硬要边运动边聊。

自己患乳腺癌不到半年,半年间精神状态明显掉了大半截,一开始简单的咳嗽,到后来连口饭都吃不下。开始出现疼痛的症状,家人把阿姨送到小县城里的医院检查,医生开了几副消炎药就打发他们走了。

起初确实有效果,但接二连三的疼痛依旧折磨着阿姨,忍痛坐着大巴来到四川肿瘤医院做检查,才恍然自己得了癌, 经过漫长的4个疗程,投进去的钱基本打水漂。

听医生、朋友都说上海的治疗技术好,可是到哪里借钱呢?

“花了十几万,孩子还在读书,上哪去弄钱?借了亲戚朋友几万多元了,能借的人都借了,再借也不好了。”

在老家,只要欠上乡里乡亲的钱,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上,来上海看病,其实最大的动力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对咱农村人来说,来上海看病,如果连这里都不行,那也死心了。”

好再自己生了个好癌,也没花上特别大的费用,现在只差放疗,准备回家过年了。

我想每一条与肿瘤患者有关的巷子,变幻的是四季树叶绿了枯青了黄,不变的是这里的人们来来又去去,相聚又别离,阿姨说:“来过的,真的不要再回来。”

/他们从全国各地奔向这里,为了生的希望,也为了死的绝望/

“如果这里也看不好,那就真的只能放弃了”,准备临走时一位40岁出头的鼻瘤患者说起这番话:

“医生推荐来上海看病,大医院,在这里能更好活命。不然我们也不会千里迢迢跑过来。医院里面连开刀都要排队等床位,根本不可能让我们这么长时间住院化疗,都得住在外面。”

等我冲上去想询问更多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远了.....

在这里大多数都是来放疗、化疗的,时间长、得反复来,需要家人的陪伴。虽然房子又小又破,但还能烧烧弄弄、补充营养,不像酒店,房钱贵、吃什么都得外面买。

因为隔壁就是肿瘤医院的关系,这里形成了一条集吃、住、一条龙的“癌症村”。

在小巷子里,最多的是三种生意分别是:家庭旅馆、小吃水果摊和理发店。很多患者由于化疗反应比较大,整个人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平时不跟外人接触,这些开放在附近的店,就是最好的交流区域。

这家杂货铺,开了将近3年,来这买东西的都是肿瘤患者,几年间价格从未涨过,只为这些患者能省一分是一分。

虽然生意一直都很好,但这里的每一天,谈论的都是生与死的话题,呻吟声和争吵声交织在一起,太沉重。很多家庭都是一人生病,拖累全家,尤其是对于晚期病人来说,奇迹更是万分之一, 大部分治疗的意义,只能是延续痛苦,苟延馋喘。

老板说自己亲眼看到过,化疗八次了,一次化疗,至少一万七八,最后花了几百万,也没留住人,那根本就是无底洞,时常忍不住劝他们: 回家吧,别浪费钱了。

/对于生活的苦难,很多人更多是无能为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号门,每个人都带着沮丧的心态进进出出,不愿去触摸生命中那些不可承受之重。

最让人心寒的是,这里曾经为一张排队号起了纷争,有人直呼都是命,谁先不一样呢?

不仅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在各大省会城市同样存在这样的癌症村,他们每天都在和死神较量,有些仍免不了人财两空,也有你我想像不到的坚强和美好。

有时候,只有亲眼目睹了才会知道生命的脆弱和坚强,都是超乎想像。面对疾病,无一例外,我们选择了勇敢和不低头;面对死亡,我们选择了畏惧和活下去。

愿你更敬畏生命。2019年,世间少一些病痛,多一些美好。

我们走时遇见了一位大叔,坐在医院外的长椅上,无比的安静,两眼无神望着天空,不敢想象他承受的又是什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