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钦娣包子:朴实的美味 咸鲜清淡总相宜

老板叫曾钦娣,家住重庆大渡口区跳磴镇蓝沁苑社区,她做的包子不仅好吃,还免费传授自己的技艺。

曾钦娣(右)教顾客做包子

“老板,来五个鲜肉包子!”……1月15日早上,气温持续走低,位于大渡口区文体路附近的“钦娣包子”店里依旧很火,小小的不起眼的店门前挤满了顾客,排队买包子的顾客络绎不绝,老板曾钦娣和丈夫张建忙得不亦乐乎。

曾钦娣是土生土长的大渡口人,看上去质朴勤劳,端庄贤淑,她既要招呼顾客,同时还要照看蒸笼,负责揉面,做包子。

曾钦娣做的包子不仅味美,而且她还将技术免费传授给食客,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美食。

有多年的餐饮经验开早餐店实现梦想

“早上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和曾钦娣聊天,已近晌午,此时店里已不再拥挤,但她依旧没有歇着,“忙完这一阵,下午我才能休息一下”,说这句话时,曾钦娣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手中的“活”却做得有条不紊。

曾钦娣从小在跳磴镇长大,中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与餐饮有关的工作,对饮食并不陌生。

后来她主要是在酒店搞管理,尽管直接参与厨房工作的时间不多,但一直对健康的饮食颇有兴趣,平时很注重合理的膳食及营养搭配。

随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流行,曾钦娣内心一直在琢磨,既然自己这么喜欢餐饮,完全可以开一家有点小资情调的早餐店,“一来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可以传播健康的理念!”

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学过营养学的丈夫的认可。2010年,她们的早餐店开张营业了。

9年来,夫妇俩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早餐店在附近有口皆碑。

“做出来的包子,个头大小都是一样的”

早餐店开业以来,由于丈夫张建有熬稀饭的特长,稀饭一度受到热捧。

稀饭的热销随之带动了包子馒头的业绩,尤其是包子,更是卖得不错。

“那段时间,我们的包子是请的一位师傅,他在做的同时我们也在学,”曾钦娣说,但总感觉有些理念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要求。

于是,曾钦娣决定拜师学艺,提高包子等配餐食品的质量。

她利用自己的资源,向曾经的同行虚心学习,还拜面点大师王万全为师,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总结后,在每天要浪费好几十斤面粉的代价下,曾钦娣从曾经的一无所知到现在下起子(擀包子皮时分面团)把把准。

曾经,曾钦娣为了分匀面团,她用秤来称重量,以至于她到现在都用“标准化”这个词来要求自己的产品。“我们每天做出来的包子馒头,个头大小都是一样的。”她说。

包子受到热捧免费教食客学会

由于色香味俱全,早餐店的面点销量一直很好。其中,包子的功劳功不可没,成了食客眼中的“香馍馍”。

现在,包子在曾钦娣的精心打造下,成为店里的招牌面点。也就是说,曾钦娣每天仅包子这一项,就要做大量的揉面,调味等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由于工作量很大,曾钦娣有些吃不消,有段时间,她和张建商量,准备将包子店转给别人,但想法刚刚一说出来,不少食客马上很失望,“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这样信得过的包子?”

面对食客的顾虑,曾钦娣一开始的考虑是将自己的手艺完全教给大家,等都学会了再转让,但当她在教授别人时才知道,包子店不能关,“因为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快乐!”说这句话时,曾钦娣有些自豪。

“累是累点,但当客人对包子很满意时,身上的疲乏就减轻了许多!”曾钦娣说,包子现在知名度非常高,只要是来店里吃饭的客人,几乎都要点,每每此时,自己就有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再辛苦也觉得值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