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的这几年,产品定调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所推出的车型要么定价三五十万,甚至以纯电超跑作为自己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公之于众,要么就是走三五万元的“亲民路线”,这也让不少骗补的企业得以名正言顺的生产曾一度被人诟病的“老头乐”。

这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欧拉品牌在本次上海车展上表明的五大立场的其中之一:电动车要么高端,要么亲民。对于这一点,笔者则认为不能苟同,原因如下:

1、中端的价格(15-20万)恰好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预算区间。这一点在每个月的销量榜单上便可以看出端倪,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也是一样,毕竟实用主义至上,才是中国消费者所追求的。

2、纯电动车型在一线城市依然被捧为掌上明珠,不少尚未购车的消费者面临着“只能”选纯电的尴尬局面。

因此在笔者看来,既要纯电,又要相对价格实惠,还不能太过于低端,这种看似矛盾的诉求往往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群体都想达到的目的,似乎只能在造车新势力当中找到符合这种要求的产品,毕竟新势力的车型有不少正处于这个价位当中,例如喜闻乐见的小鹏G3。

但是,造车新势力薄弱的品牌效应和尚未形成的口碑(当然不排除有营销手段相当高明的企业在实车尚未量产之时便笼络了一批死忠拥趸),似乎又将消费者再一次地拒之门外。

两款新车引人瞩目

四月份的上海车展结束后,有两个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而且在我看来,作为传统车企的他们,以这两款全新的纯电车型为媒介,精准抓住了这个市场中最为空缺的产品阵列,而它们也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个产品风口的代表作——广汽新能源AIONS和别克Velite 6。

广汽新能源AION S在4月27日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为13.98-20.58万元,而别克的Velite 6则早在4月21日就已经上市,官方补贴后售价为16.58-18.58万元。这两款车型的有两个共同点:

1、各自采用全新的纯电架构平台开发,并不存在“油改电”的弊端。

2、价格与传统燃油的紧凑型轿车相差不大,市场接受度高。

从GE3开始,广汽新能源就一直遵循着走纯电平台的研发道路,这一点在电动车刚刚开始发展,众多主机厂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油改电”的方式造车的观念明显相悖,但所获得的成效却是有目共睹,纯电平台打造的GE3体现出了比同级中采用“油改电”的车型更为优质的产品体验。

随着电动车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广汽新能源的GEP纯电平台也顺势发展到了第二代产品,这便有了AION S的出现,跟GE3相比,AION S的底盘结构更为简洁,电池组的造型也比GE3要更为平整,有了这一优势,也就使得AIONS可以使用宁德时代最新的“811”型号电池,比GE3 530车型提高了6.25%的电池密度。更容易在电池布局和容量上做相应的升级,这便是纯电专属平台比“油改电”底盘更具有优势的根本性表现之一。

别克Velite 6来自于通用全新的纯电架构平台,在放弃使用Velite 5的混动之后,用纯电的Velite 6价格更低,18.58万的顶配价格实际上跟普通燃油版的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相差不大,这也就为Velite 6的市场效应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而广汽新能源AION S起售价格不足14万元,无论是形象还是配置都无疑要比小型电动车更为贴近用车群体的主流追求,市场接受度同样不低。

因此在笔者看来,生产技术模块平台化,产品售价中端化,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所在。

平台化的优势实际上在众多纯燃油车型的更新换代中便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所以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专属技术平台或许将会是各主机厂、特别是准备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逐渐重视并开发的项目。虽然要开发全新的技术平台必然要提升相当多的成本,但当电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油改电”车型的弊端想必会显露得更加清晰,市场吸引力也将会下降得更为明显,在新能源汽车被严密保护的时代背景下,依旧采用“油改电”的方式生产能源车,并不利于主机厂的长远发展。

而价格中端化,在笔者看来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两极分化的产品在中国这一个以家庭为主要消费单位的汽车市场而言通常不会有太多的受众面。

前文提及过,很多消费者将会面临“只能”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局面,对于某些家庭而言,或许一款新能源汽车将会是这个家庭唯一可以拥有的代步工具,因此小型的电动车或许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个性化的设计可以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第一辆交通工具,但面对日常使用需求的变化,其空间小的特点并不能长期满足使用。

而走高端化路线的大尺寸纯电车型往往售价不菲,尽管满足了空间诉求但售价却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就算是平均收入偏高的一线城市,30万以上的预算对于不少家庭而言仍旧是一个较大的开支。但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小型纯电车型并不能满足家庭出行的胃口,如此便造成了这一部分(相信也是绝大多数群体)消费者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在笔者看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流方向,其实很近几年紧凑型定位的轿车、SUV产品的发展路线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驾乘空间更为得体舒适、价格和定位都往更中间层次的水准靠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