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有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文|小楼老师

本文由“徐洁本真教育”推荐,选自“小楼老师心理课(ID:xiaolouxinli)”,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新时代父母对自己要求很高。

即便将孩子抚养得很好,

有时也会对自己不满意。

如果在养育孩子过程中,

有这7个迹象,

就说明父母将孩子抚养得很不错了,

应该好好肯定自己。

哪7个迹象呢?

01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表现出

各种各样的情绪

很多父母比较头疼孩子在自己面前“发脾气”。

但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情绪,

区别只是会不会在某个人面前表现出来而已。

对一般人而言,

越觉得亲近的人,

越容易在他们面前表现情绪。

如果孩子心里感觉和父母贴近,

就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各种情绪,

尤其是负面情绪——

愤怒、悲伤、恐惧等等。

也只有当孩子感觉与父母相处有绝对安全感,

才会在父母面前撒娇。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的情绪很少,

或者只表现某一类情绪,

就预示着亲子关系有些问题了。

父母需要注意,

自己是否不许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

或者当孩子表现某种情绪的时候就打岔。

接纳孩子的每一种情绪,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情绪,

可以帮他们说出来。

02

孩子受伤或者遇到问题时,

首先找你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遇到问题会找自己解决,

其实未必。

孩子会先判断父母对此事件的反应,

预测可能的后果,

所有判断都是基于孩子过去和父母相处的经验。

只有当孩子觉得会获得帮助,

遇到问题才会第一时间找父母。

如果孩子过去在外面受到伤害向父母求助时,

父母却采取责怪的态度,

孩子以后可能宁愿忍耐痛苦,

也不会向父母求助。

03

孩子会和你谈自己的想法,

不担心你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孩子愿意告诉你他的任何想法,

就说明你们这段亲子关系很亲密。

有些父母对孩子太过严厉,

或者对孩子的想法、情绪反应过度,

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愿和父母说自己的想法。

此外,

孩子也能比较准确感受到父母的心理承受力,

如果他们觉得父母不能承受,

也不会告诉父母。

04

你对孩子的反馈不评判,

也不贴标签

有些父母给孩子的反馈完全不客观,

甚至给孩子贴上很多标签。

我曾听一个妈妈说,

孩子很不爱吃蔬菜。

这本没什么,

但她很快做出一个结论:

所以他性格急躁。

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唯一的关系可能是,

这个妈妈既担心孩子不爱吃蔬菜,

又担心孩子性格急躁。

也有些父母在诉说了孩子行为以后,

总要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

比如懒、贪吃、不够聪明等等。

这些标签和评判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像“标签”那样。

05

你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成就感。

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

孩子会发展出“持之以恒”的能力,

他们也会更少尝试危险行为。

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领域,

他们让孩子发展的“兴趣”,

其实是自己没有被满足的兴趣或爱好。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

逼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

孩子会很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

他们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也会尤其大。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一直在压抑中学习。

06

你会给孩子设置恰当规则,

不担心孩子反抗

负责的父母会引导孩子的行为,

给他们设置恰当的规则,

而不会因为担心孩子不高兴或不喜欢自己,

就对孩子听之任之。

完全被放任的孩子,

未来会遇到很多麻烦。

恰当的规则包括:

每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比如吃饭时间、睡觉时间;

生活习惯规划,

睡前刷牙,换洗衣服,做家务,

晚回家要让父母知道和谁在一起等等;

使用礼貌用语,

去别人家注意什么礼仪,

过马路、乘车要注意什么等等。

07

会对孩子道歉,并且弥补过错

亲子相处中出现的问题,

未必全是孩子的错,

有时父母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比如情绪反应过度,

对孩子大发脾气,打孩子。

如果事情已经发生,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承认并且弥补自己的错误。

你可以和孩子谈谈:

冷静下来之后想过,

如果重来一次,

你会怎么做。

你也可以和孩子谈谈:

当时是什么情绪或者想法,

让你没有克制住冲动。

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关系,

传统的思想总是认为父母对孩子就应该高高在上,

对孩子做什么都理所当然,

甚至只要是自己觉得“为了孩子好”,

就不考虑孩子感受去做。

常听一些父母说:

我打他是为他好。

这是很奇怪的逻辑。

如果想让孩子明白道理,

首先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去讲道理。

打孩子一顿,

只会让孩子害怕“被打”这种行为。

孩子最后会得出结论——

我这么做会被爸妈打。

但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也许永远都不知道......

这7个迹象存在于你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吗?

延伸阅读:

孩子长大畏手畏脚,源于父母的4种性格,很多人却不在意

荐文|成长趣事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容易,但养出自卑、懦弱、畏手畏脚的孩子,却很简单。虽然很多家庭,花大把的钱在孩子学习成绩上,但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却投入很少,而这些都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有很多孩子,或多或少性格上的缺憾,就与父母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性格和命运都有影响很大,尤其下面这4种性格,很容易养出畏手畏脚、外强中干、懦弱自卑的孩子。

1、暴脾气爱发火

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因为一些大人眼里不认可的小事,与孩子沟通无效,认为孩子不听话,不讲道理,家长发脾气甚至打一顿解决!之后又很心疼自责,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不该对孩子发火。

正如有句名言说得好:孩子的幸福,藏在父母的脾气里,父母的暴脾气,会毁了孩子一生。经常被暴脾气的孩子,容易自卑、缺乏被爱感,长大后也很容易养成暴脾气的坏毛病!

建议:坏脾气是情绪的一部分,有时候很难控制,但可以换个方式宣泄,比如:当我们要向孩子发火时,心里默默大吼10声:不要发脾气,好好讲!如果还是不行,可以严肃的告诉孩子:我很生气,想发火,我先离开5分钟冷静下,你自己想一想怎么解决,回来给我答案!在离开的过程中,宣泄情绪,同时能让孩子反思过错。用这种方式,慢慢控制暴脾气的性格。

2、只贬低不鼓励

有的人喜欢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做,太笨了吧!”、“你做事这么墨迹!”。家长整天口无遮拦的讲着这样的话,难道不是打自己脸生不出聪明娃吗?而且孩子,整天听着这些负面评价,心里会很难受。更悲哀的是:有些家长,根本不懂得赞扬孩子的优点,一味的贬低,就算做的出色也很吝啬去赞扬!久而久之,孩子只会越来越自信,认为自己不行。而如果是女孩子,长大了很容易被男生的几句花言巧语骗走了。

建议:与其贬低,不如鼓励孩子,引导他向好方向努力,换个思路来沟通。比如:“这件事情你做不好。困难在哪?你要如何解决呢?”“我们得想个办法,提高做事情的速度哦。”“我相信你这次能做的比之前好!”。把问题交给孩子,鼓励孩子去思考解决,在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满足快乐。

3、生活上小气

俗话说得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虽然勤俭是美德,但太勤俭就是小气,过分的小气,会给孩子形成“穷”的观念。这类孩子经常:看到新衣服不敢要,看到新玩具不敢要,看到别人会羡慕,内心的自卑会越来越严重。孩子长大后,性格唯诺,眼界狭隘,处处觉得不如别人,心理压力大。做事情也老是思前想后的,比较悲观。

建议:首先,该花就花,别让孩子从头到尾都看起来“很廉价”,让别人瞧不起;适量的买些好东西,让孩子参与有自主选择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次,引导孩子,财富是可以创造的,一味地节源而不开流是不对的。

4、过度包办保护

经常听到这样的情景:宝宝抢着勺子要自己吃饭,刚搞了几勺子,就满桌饭菜。妈妈看不下去了,夺过勺子,开始喂饭!结果很多宝宝到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这就是典型的父母过度包办,剥夺了孩子早期自己吃饭的机会!

不光是喂饭,还有做家务、打理自己生活,很多父母都是面面俱到。这些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还会让孩子觉得“这些事与我无关”。不要觉得爱孩子,要替他做一切!没有锻炼机会,等于是没有成长!孩子缺乏动手力、实践力,长大后生存能力差,缺乏力主人翁意识,缺乏责任感,将来走向社会也容易被排挤的。

建议:父母在锻炼孩子自主能力上,放手才是真爱,试着尽量做到三点:放手,耐心,闭眼。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父母耐心的教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告知方法;最后,孩子试错的过程中,父母要睁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低预期值,让他多锻炼几次总能成功。

孩子的性格形成,有超过一半的原因跟早期教育有深深的关系,在埋怨孩子性格不好时,作为父母,还是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问题,如果你也这类的经历,不放评论讨论哦。

本文选自“成长趣事”,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一写作业孩子就磨蹭?

怎样才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

九图教你科学辅导孩子写作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