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自信的孩子,离不开这2个方面的教育

最近有家长找我咨询:

孩子在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找她谈话,说孩子平时上课从不举手发言,总是低着头不敢和老师目光对视;班级活动时也总是一个人沉默地坐在角落里,不和其他同学玩。

“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感觉您家孩子很缺乏自信,务必要关注一下······”

班主任的一番话让她非常着急,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哪里出了错,导致孩子不够自信。

自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毫无疑问,一个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收获一个成功幸福的人生。


一、自信从何而来?

有些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一个环境中,如果常常被肯定和喜欢,收到的多是正面的反馈,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和评价也会提高,自信得到增强。

一位女士在一次重要的演讲前,非常紧张,害怕自己在众多观众面前犯错。正在这时她遇到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专家,专家对她说:“你很优秀,一定可以做好的。”

那位女士内心顿时充满了力量,紧张感也消除了很多,最终从容精彩地完成了演讲。

也许只是随意的一句鼓励,但是专家对自己的看法让女士充满了自信,于是可以表现得更好。

但是一个人如果仅仅靠他人来获取自信,这样的自信是不够稳固的;一旦接触到不喜欢自己的人或环境,这种自信就会轻易丧失,时间久了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

因此,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固化对自己的认知,自我设限,不敢尝试和挑战。

有些人的自信,来源于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显然这是一种更为强大稳固的自信,不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转移。

历史上很多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了自信,不管挑战有多大,跌得有多惨,被误解被嘲讽,他们都不会丧失自信,一次次战胜挫折和困难。

对于孩子来说,小时候,主要依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建立自我认知,所以总是遭到批评、否定的孩子会产生不自信;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自信更多建立在自己独立做好一件件事情、解决好一个个问题的体验上,所以总被父母过度保护、事事包办、专制控制的孩子,会产生不自信。

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这两种自信,都不可或缺,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


二、针对第一种自信,父母要给孩子真诚的欣赏和鼓励

我有一位同事,工作表现一直都很不错,但是每次在面对新的任务和更好的工作机会时,总是退缩说自己不行,把机会让给别人。她自己也很苦恼。

原来她这种扎根于内心的不自信,正是来源于童年时期父母过分严苛的教育。


小时候不管她考的再好,父母也不会夸她一句,总是告诉她不要骄傲:“还要努力,可以更好。”

当她考差了或做错事时,父母却不吝批评与打击,难听的语言常常让她很受伤。

长此以往,她对自己缺乏自我认同,哪怕她再优秀,也总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缺乏自信的她,其实是童年时缺少父母真诚的欣赏和鼓励,从根源来看,缺少父母无条件的爱。

在一档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台上嘉宾和台下的高中生「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时,演员孙红雷说:

“我父母对我的赞赏,让我从小就很自信,我要谢谢我的爸爸妈妈。”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不管孩子长相如何、成绩如何,性格如何,父母都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懂得发掘、欣赏孩子的优点与特质;常给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表扬,会帮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自信。

当孩子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父母应该帮助他学会寻找具体的措施解决问题、变得更好,而不是总在语言上挖苦、讽刺、打击孩子。



三、针对第二种自信,给孩子独立完成事情、解决问题的机会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母亲来找心理医生,说自己的儿子特别依赖父母,都大学毕业了还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家里躺着。

医生问她:“小时候,他第一次尝试系鞋带,你是不是嫌他慢然后抢过来自己帮他系了?”

母亲抬起头说:“是的,医生你怎么知道?”

医生接着问:“上小学的时候,他和同学发生争执,你怕他受欺负,是不是你帮他摆平的?”

母亲愕然,回答:“是的。”

医生说:“你自己种下的因,你现在只能接受这样的后果。你从来没有教过他独立,所以他一直依附于你,你只能继续帮他找工作、给他钱花、帮他找个老婆,然后继续养着他们。除此之外,你毫无办法。”

父母如果总是事事包办、干涉、控制孩子,常常忽视、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没有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想法常受到压制,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自信。

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自己反正什么都做不好,干脆什么都不做,完全依赖父母,走向自我堕落。

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都上高中了,连自己想剪一个头发、上学早点去学校这些小事都不能自己做主,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一切,那个男孩明显没有同龄孩子成熟自信。


真正来说,孩子内心稳固的自信就建立在自己成功完成事情、解决问题上,这需要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一个人独立吃饭、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系上了鞋带、洗好一件衣服;经过自己的思考决定穿哪件衣服、学哪类兴趣班、假期怎么安排时间。

孩子就是这样通过独立完成一件件小事到大事,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自信,自我价值感越来越高。

因此,父母要克服自己的控制欲和那颗放不下的心,适当放手,不替孩子做太多决定,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

在孩子呼唤你之前,不要想当然地去提供帮助;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去引导他克服困难、正确处理挫折。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说:“除了人格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否则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就为时已晚了。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