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真的不吃糖吗?长大后会不会报复性补偿?

“孩子生来就喜欢吃甜食……,在你希望他吃一块奶酪的时候,他径直走向糖果或冰激淋,这当然不是你的错,但是,限制孩子吃糖果却是你的责任”。

这是美国儿科学会对父母的忠告。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给孩子吃甜食不好,嘟嘟经常刚说完“吃糖会蛀牙”,接着就说“我要吃糖“。嘟嘟非常喜欢吃糖,每次见了糖都两眼放光,除了糖,所有甜味的东西都爱,蜂蜜、糖果,甚至看到冰糖也要吃。

在妈妈群里说到孩子吃糖的事,平时冷清的群一下子热闹起来,妈妈们纷纷表示,“娃超级喜欢吃糖”,看到糖就想要,平时也是想方设法想多吃糖。

但是有一位妈妈却说,自己家两岁多的女儿并不爱吃糖,有时候参与活动赠送了糖果,女儿转身就给了爸爸。

“你家娃真的不吃糖?现在不给吃,长大后会不会报复性补偿,然后疯狂吃糖?”

这位妈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群里几百人,当然,参与讨论的并没有那么多,大部分的妈妈表示孩子超爱吃糖,但是不敢给孩子多吃,一直在控制孩子吃糖,但是又担心孩子长大了以后,当孩子具备自主选择能力的,能自己承担消费时,会不会报复性的补偿小时候缺乏的东西?

比如说,现在不让孩子吃糖,不让孩子看手机,长大后能决定时,会不会大量的吃,大量的看,没有节制?

1、小时候被限制过多的孩子,长大会报复性补偿吗?

不一定,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报复性补偿,不取决于是否小时候被限制,而是主要与父母的引导方式有关。

如果父母用粗暴简单的方式禁止,在孩子一旦拥有选择自由的时候,就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补偿自己。有的孩子被父母禁止玩游戏,但是在上大学后父母不管,或者管不到了,就可能会疯狂玩游戏。

有位妈妈说,她在小时候被父母禁止穿裙子,在她结婚后生了女儿后,给女儿买了很多裙子,也给自己买了很多,有的买回来也不穿,但是见到就想买。

但是如果父母引导孩子了解某种事物的危害,然后自发的控制,即使拒绝孩子吃糖,也要态度温和坚定,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刻意补偿。

2、那些不要吃糖和零食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

一是不要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糖。

1岁之前不要让孩子吃糖。

那位妈妈说,她的女儿从来不要吃糖,有了糖也不吃,因为她从来没有让孩子吃过糖,而且她和老公经常告诉女儿,小孩子不能吃糖,等到3岁以后才可以吃,所以孩子就把糖果当作大人吃的,孩子对糖就没有兴趣。

二是让孩子明白吃糖的害处。

育儿专家陈忻老师说,她经常向孩子讲糖果和零食是不健康的食物,可以偶尔吃,比如度假的时候,她会主动提出给孩子买零食,让孩子自己挑,但不能常吃,老师在学校也会讲,所以孩子从小就知道糖果和零食不能多吃,家里放零食的柜子从来不上锁,孩子们可以自己拿,但是孩子们也不会多吃。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和日常案例,让孩子知道吃糖不好,明白糖不能多吃。

三是适当满足,总量控制。

孩子爱吃糖是天性,虽然应该控制,但是也不能一点不让吃,可以适量吃,有位妈妈说, 她的原则上一天不能超过三颗糖,我一般是最多两颗,也不是天天给,过几天给吃一次。如果控制过严,孩子反而会更想吃。

今日话题:孩子要吃糖时你会给吗?你是怎么控制孩子吃糖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