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的背后,是需求没有被满足,聪明的家长这样教育

"

“真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脾气都那么大!”晴晴的一句牢骚,让群里的宝妈都沸腾了。

“还在为工作焦头烂额呢,孩子非得要你陪着玩,都说了等妈妈忙完让她自己先玩着,结果就在你脚下撒泼打滚,火一下就上头了;”

“我家孩子脾气一上来就吵闹摔东西,哄也哄不住,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是不听话;”

“我家闺女一句话训不得,昨天用水彩笔把床单画花了,被我骂了一顿,瘪瘪嘴没忍住就哭了,问她知不知道错了不理我,想抱抱她也被拒绝了。”

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发脾气吗?

发脾气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常常让家长们感到不耐烦,便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其实,孩子们只是做出了符合他们年龄的行为,毕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让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们发脾气,通常是因为这些原因:

1、需求没有被满足

现在孩子很多都是被宠溺着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啥给啥。习惯了予取予求,一旦不被满足,就会尝试通过哀求的方式索取,还是得不到满足就会更进一步哭闹发脾气。

就像我妈带孙子,一开始小侄子要看电视不给;然后小侄子就撒娇、把遥控器塞到奶奶手中,还是被拒绝了;这时候小侄子放出终极大招了,放声哭使劲闹,哭喊得满脸通红,一把鼻涕一把泪,奶奶实在心疼妥协了开了电视,这才消停了。

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再有下次不被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如法炮制,开始哭闹发脾气的。

2、想寻求你的关注

想让你陪着玩、给讲故事的行为,都是孩子寻求关注的表现。尽管有时候你可能很忙,但作为孩子并不理解,他们要的是你的陪伴和关注。

就像前面提到的,孩子希望妈妈陪玩,可是妈妈却一直在忙工作,他没有别的更好的表达的方式了,只能通过撒泼打滚发脾气,来让你把注意力重回放回到他身上。

3、自尊心没有受到保护

很多大人认为孩子还小,懂什么,这恰恰是低估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很多父母喜欢用否定的方式来发号施令,要求孩子“不能做什么”。

“不能画墙!不准看电视!不能吃糖!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这个“不”字会激发孩子的防御心理,越是不让做的越是去做,当你气得又打又骂,就触及他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就算挨打了,也会生你的气。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换来双赢呢?

首先,拒绝以暴制暴,孩子的脾气越坏,你越是要温柔。

在街上看到过一对母子,小男孩看着只有三四岁,哭着要吃冰淇淋,妈妈厉声呵斥不准吃,男孩喊叫得更厉害了。紧接着,男孩母亲气急败坏地把男孩从自行车后座抱下来,“再哭你就自己回家”,自己跨上车骑出一小段距离,男孩只能哭喊着“妈妈、妈妈”追上去。

面对孩子的坏脾气,总有父母会对着孩子大吼“不要再哭啦,在哭我就不要你了“,恐吓威胁不会让孩子变得听话,只会更容易刺激他的情绪爆发。

当孩子脾气上来了,不要想着立即打断或制止,要允许他适当宣泄,然后用温柔地摸摸他的头,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想吃冰淇淋,可是妈妈怕你肚子疼,我们去吃蛋糕好不好? ”先安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静下来好好听你说。

其次,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需求,表达你的理解和爱。

安抚好了,孩子的脾气淡下来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去疏导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尝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尽管孩子的词汇有限,当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可以这样问他们:

“妈妈不让你吃冰淇淋,你是不是不开心了?”

“妈妈没陪你玩,你生气了是不是?“

“妈妈骂了你,你是不是很难过?“

然后再陪着他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走,妈妈回家给你做酸奶冰激淋。“

“妈妈刚刚太忙了,现在妈妈陪你玩30分钟好吗?“

“对不起,以后妈妈让你难过了你就告诉妈妈好吗?“

用这样的方式,教会孩子来明确自己感受,让孩子慢慢学会表达,也让孩子明白你是理解他、接纳他的,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变得温和,慢慢学会用更平和的方式正面表达情绪。

最后,多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要再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说“不行!不要!”

你希望她别画床单和墙壁,可以对她说“来这本子上画,画完了送给妈妈当礼物好不好?”

你不想让他看电视,可以邀请他一起读绘本,“妈妈今天想看小王子,你跟我一起吧。”

或者当你手头的事情很紧急,暂时不能满足他们,可以在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之后,让孩子先做其他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先他先把自己的小房间收拾好,然后表示感谢,并约定好大家都完成之后就可以陪伴他或者满足一个要求等。

面对孩子的坏脾气,再有耐心的父母可能都会抓狂。我们能做的,只有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只有让孩子认为你真正理解他们的立场,才能让他们听你的话。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