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从这支精锐部队产生,杀人数万天下恐惧

锦衣卫,明代著名的特务组织,近些年被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大肆宣扬,绣春刀飞鱼服,行动诡秘,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权力巨大,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大明锦衣卫了。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锦衣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他最初怎么形成,朱元璋选拔怎样的人加入锦衣卫,又是如何运用他们实现了统治的呢?

今天我们就说说朱元璋和锦衣卫的故事。

朱元璋从郭子兴的部队脱离,前往南京建立相对独立的割据势力,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开始着手组建一支效忠于他个人,忠心耿耿,又精明强干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朱元璋的贴身侍卫部队。

从历史记载来看,最初朱元璋的侍卫部队多为其心腹爪牙,明初大将沐英就曾担任朱元璋侍卫,沐英是孤儿,后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收为义子,此人足智多谋又骁勇善战,同时忠心耿耿,后来沐英作为明初开国名将,世代镇守云南。

还有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人在洪都战役中,以4万部队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

从沐英朱文正我们可以判断,朱元璋最初的侍卫部队人员精干,都是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才俊。

朱元璋组建这样的部队意图十分明显,除了保卫个人安全,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他统治的核心力量,就好比是唐朝末年的“鸦儿军”“牙兵”“侍卫亲军”这一类的部队。

公元1356年,朱元璋称吴国公,成为一国之主,他将自己的侍卫部队改编成“拱卫司”,后担心其权力太大,又改编成“亲军都督府”统辖的“仪鸾司”,经过改编后的“仪鸾司”人员更多,组织却更加严密和规范化,朱元璋用这支部队执行秘密任务,如暗杀谍报等工作,据说暗杀小明王韩林儿的正是这批人,这就是锦衣卫最初的雏形。

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宿敌陈友谅,侍卫部队表现出色,受到朱元璋赞扬。

伴随着朱元璋实力的增强,手下官员和部队人数膨胀,管理难度更大,朱元璋疑心重,他为了有效控制官员和军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用特务组织监察官员和将领,就是重要的手段,这个任务自然是落在了这些特务的身上。

据说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身边皆有特务暗中监视。

朱元璋有个习惯,喜欢将每天重要的事情写在字条上贴在床边的屏风上,而有资格传递字条的人只有“仪鸾司”,可见这些人的地位。

明朝统一中国后,外部敌人被击败,朱元璋将目标对准了内部的潜在威胁。

公元1382年,“锦衣卫”正式成立,他们只听皇帝一人调遣。内廷拱卫司最初只是正七品,而锦衣卫指挥使则是正三品,可见特务组织地位的攀升。

在明初几次屠戮功臣的大屠杀中,锦衣卫充当了朱元璋的刀。

胡惟庸案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主办的,而蓝玉案则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主办的。仅这两个大案,就杀了足足四万人,可以说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后来杀毛骧和蒋瓛平息众怒,锦衣卫成了替罪羊。

在洪武皇帝晚年,他认为锦衣卫权力太大,担心自己孙子朱允炆年轻镇不住,因此大肆裁减了这个组织。当然老皇帝表面上说的漂亮:是为了结束恐怖统治,所谓“非法凌虐,诛杀为多”。

永乐皇帝朱棣称帝后,为了加强统治,恢复了锦衣卫组织,从此以后一直延续到大明灭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