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志愿军班长摔碎手中枪,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跃入千米悬崖

王学凤,安徽省砀山县人,1926年出生,志愿军第四十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

1951年2月17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志愿军展开运动防御,计划用2个月时间,集结兵力,囤积物资,待诱敌深入后,再行反击。

3月12日,四十军奉命接替四十二军在战线的中部,东起洪川北西至座防山区域阻击敌人。120师358团1营加强了一个山炮连在三八线上国望峰、华岳山、鹰峰山一线组织防御。这些山海拔都超过1000米,防御的正面又宽大,358团1营只能分成很多战斗小组,各自守卫一个阵地,团长宋宪孔在望远镜里甚至很难找到自己的部队。

1营的3连在最前沿,而王学凤带领的战斗小组又在三八线最高峰华岳山最前沿的1号阵地抗击敌人。

经过多日战斗,敌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于是决定首先拔掉王学凤所在的1号阵地这颗钉子。

4月4日,敌军以2个班的兵力对王学凤3人小组发起第一次进攻,但被王学凤小组轻易打退了。第二次进攻,敌军增兵2个排,决心以狮子搏兔之力拿下这个阵地。面对20倍的敌人,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王学凤脸部被一颗子弹贯穿,牙齿舌头全部被打烂,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紧接着,他胸部和手臂又各中一枪。然而,凭借着娴熟的战术素养,他精准的投出十几枚手榴弹,全部落入敌群中,顿时敌军伤亡一片,第二次进攻也被这个3人小组打退了。

恼羞成怒的敌军,集结起1个连的兵力,在5挺重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第三次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王学凤的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挥手示意另一名战友赶紧背伤员下去。自己跃出战壕再次连续投出手榴弹,敌军被他牢牢压制不得前进。正在这时,敌军重机枪打断了他的双腿,他跪在地上继续战斗,终因失血过多昏迷。敌军终于冲上1号阵地,可这时昏迷中的王学凤被惊醒,他看了一眼正在下山的战友,战友也正看着他。王学凤微微一笑,摔碎了手中的枪,扔出他人生中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滚下千米悬崖。战友目送他的身影下坠,泪水夺眶而出。

1951年4月4日,王学凤壮烈牺牲,时年25岁,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