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主动分享,不能强迫孩子,喜提4条建议,做别人眼中的父母

很多父母在带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经常很苦恼,他们说哎呀,我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的。宁愿把玩具放在一边,也不愿意让别人碰它一下。现在有二宝的家庭也多了,父母也希望兄弟姐妹能够相亲相爱,能够分享。

怎么样让孩子学会分享?我现在说一说父母很常见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很多父母他有时候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行让孩子去分享他们喜欢的玩具,比方说你的孩子在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那别人哭着要你家孩子手里的玩具,你孩子不乐意,你可能为了你的面子,去哄着把孩子手里的玩具让给别人,有时候甚至是硬拉,还说不要这么小气,都不知道分享。我挺反感这样的行为。这个不叫培养分享的概念和行为。相反你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不顾及他的想法,就去拿他的玩具。你还说这个叫分享。如果你的孩子一边拿别人手里的玩具,一边说你要分享,你会允许吗?你说肯定不会,但这就是你教他的。强行让孩子分享这种做法本质上你没有尊重孩子,孩子也不能学会分享的真正意义。

很多父母认为把玩具给别人玩,或者把东西和别人分的吃,那就是分享。没那么简单,真正的分享表明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的心情,也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或者他能通过观察,思考和权衡。最终做出决定去解决社交方面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在培养孩子分享的时候希望他们获得的一些能力。这也是情商的体现。并不是说表面上,我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算是分享了。怎么做才能教孩子学会分享呢?我告诉你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需要慢慢学习。如果你想让两三岁的孩子去主动分享,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不同的年龄在分享上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先对照一下你的孩子是什么年龄,他通常都有什么样的行为。

第一阶段0-3岁,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而是以自我中心。我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或者我想要的东西也是我的。他们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心情。所以如果强行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把他正在玩东西给别人,他不能理解。他也不喜欢这样强行被分享,往往用哭闹来抗议。

第二阶段3-4岁,那么她们开始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那个你经常让他们想一想,别人如果一声不吭的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你是什么心情呀,现在你这样对待别人,把全部小车车都拿到你这边不让别人碰,你想想别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这样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过他们克制能力还是很差,所以有时候。会很不耐烦,忍不住去抢别人手上的玩具,这些都很正常。所以不要给孩子贴个标签,说他们小气。

第三阶段4-7岁,那他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分享?当然了,经过我们的不断提醒她也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不过呢,她还是常常忍不住以自己的想法为重,看问题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所以只有经过提醒才愿意分享、学习分享的行为。不过我们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特别是不要随便评价,说他们小气或者不懂事。可以做些事情让孩子真正去理解分享,主动分享。

你可以做四件事情:

第一,以身作则;

第二,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决定权;

第三,教孩子先学会轮流和交换;

第四,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培养孩子分享大人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分享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也能让自己收获快乐。

在生活当中,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要注意以身作则,因为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父母有时候发好吃的东西分给孩子吃,好玩的东西跟孩子一起玩,孩子都看在眼里,很多时候呢,他也乐意模仿。孩子把东西给你的时候,你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你还可以说“谢谢你跟我一起吃”或者“谢谢你记得给我一份”,让孩子也能体会到分享的喜悦。注意这个时候要避免一种错误的做法。有些父母当孩子送给自己东西的时候他接过来,又还给孩子。有些家长故意跟孩子逗着玩,向孩子要东西,给了他以后呢又还给孩子。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很奇怪。妈妈到底是喜欢这个东西吗?妈妈到底喜欢我这么做吗?那实际上的他的这个初步的分享行为被你给阻止了。

第二,帮孩子分清你的东西、我的东西。只有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决定权。他才能去尊重别人的物品所有权。

父母要经常帮助他们,你要明白什么是我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那么怎么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呐,我们必须要尊重他对物品的所有权,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对自己的东西做主。只有每个孩子他自己的物品全得到尊重,他们才那么理解别人的东西不经过允许不能随便拿。因为所有权是别人的,所以我们不能随便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只有这样她将来才能做到主动分享,也不会随手去抢别人的玩具。

第三,先学交换或者轮流。鼓励孩子去学会使用语言,在孩子能够能够主动分享之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交换或者是轮流。在这个过程要说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跟别人沟通。

先说交换,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你可以经常提醒孩子: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不能一声不吭上去就拿,你先问问别人愿不愿意陪你玩。其实是在帮助他学会用语言去的别人沟通,当然了,一次两次孩子没那么快就学会。不过呢,你经常去提醒或者在孩子要出手,抢别人玩具的时候,你拦住他过他想一想:“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要怎么做啊?”经常这样提醒,她就会更多的用嘴巴说,而不是用手抢。另外他们也要学会以己度人,理解别人的爱好和感受,比方说你也可以提醒孩子:“你可以想一想啊!别人可能会喜欢什么玩具呢?你可以跟别人去交换吧!”。那孩子一想,她在玩她的娃娃,我觉得她也挺喜欢娃娃的,那我有一个不一样的娃娃,我问问看要不要玩我这个不一样的娃娃,我们可以换着玩。那么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语言,积极思考,跟着别人积极的沟通。

另一种办法是轮流。我们这有个书店有个托马斯火车,小朋友都特别喜欢。那没有人的时候,可以多玩一会儿,人多就不能给一个人霸着了。如果孩子喜欢别人手里一个特定的火车,那就提醒他:看能不能用自己手里的火车交换看看。如果不行,你还可以跟别人商量,“等一下可不可以让我玩儿啊?”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手里拿着别人喜欢那个火车,他已经玩了好一会儿了,那别人请求跟他交换或者轮流,你也可以提醒她要理解别人的心情,请她也想一想别人的心情。你可以跟别人商量,我先给你玩,你玩一会儿,等一下再让我玩,我们轮流玩。他也可以建议孩子们一起玩,总之让孩子学会使用语言学会消化。

第四,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活中还是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她都必须学会去分析思考并且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样的能力才是可持续、可发展的能力。分享有时候是解决社交冲突的一个好方案。

在孩子小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多去分析,提供一些方案。他们慢慢才能学会主动的分享。比如说三个孩子在搭积木。那你的孩子看上别人手上那一块积木,她非常需要那块积木。那你要提醒他,你不能二话不说就去拿那块积木。你可以说,我想到一些解决方案,看哪个比较好?你可以观察一下看他可能需要什么样的积木,你正好有,这样就可以和她交换。或者你可以选择等一等,等他玩好了你再用那块积木。

你可以跟别人去建议,我们来分享积木吧,我们一去盖,盖一个更大更漂亮的城堡。你问孩子,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如果你觉得那种好你就用那种办法。所以说呢,开始的时候啊,我要经常帮助他分析这些情形。慢慢的他就在生活里积累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一个情景里面,会通过思考把最好的方案选出来。如果一个方案不行,没有问题呀,还会尝试别的方案。很多时候他可能会发现,分享是个挺好的解决方案,那么只有这样她才会主动分享,真正提高社交能力。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你可以做到四点。第一,以身作则,第二,尊重孩子,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物品做出决定。第三帮助他们经常使用语言,学会轮流和交换;第四,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的学会主动分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