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装死,有多大生还可能?老兵经验:躲过补枪,还有血腥杀招

作者:云海

在战场上装死这个小技巧,自古以来就有人尝试。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成了战场保命的一个好方法。

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运气不错,利用装死躲过了一劫,但在战场装死的人中,绝大多数都从“装死”变成了“真死”。原因是装死这事,大家都能想到,既然敌我双方都知道这一招,自然就会安排对策应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战史谈一谈,各国军队是怎么应对装死这种情况的。

先说古代。冷兵器时代,打仗十分残酷,虽然死伤未必有现代战争多,但更血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生动诠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秦军,其奖励军功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杀敌人数多少。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确认每一名参战士兵杀了多少敌人?秦军研究后规定:以砍下的人头数为准。说到这里,想装死的士兵也知道结果是什么了。

在古代战场,为评定军功,还并不止是杀敌砍头这么简单。根据史书和已出土竹简的相关记载,发现一些让人感到神经紧张的细节:有的士兵为了争夺人头,在战场上大打出手,互相残杀。这样的例子,在历朝历代都有。从这一情况来看,想在古战场上装死,真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

看过电影《忠烈杨家将》的朋友,可以发现一些镜头,战死的敌方士兵被吊在树上,或者被插在武器上。战败方的军旗被扔在血泊里,这些镜头并非完全是想象。在古代,砍断对方的军旗,吊死对方的兵将,以此来示威和恐吓对方是常有的事。

不仅仅是秦朝,其他朝代和古代西方世界,核定军功也普遍用这个办法。因此有的军官为了邀功,甚至杀良冒功,用普通人的人头去冒领军功。即使不按这个方式计算战果,通常也会检查战场,装死也很难装得过。

有人要说,装死的士兵所在这一方取胜了,那就不存在这问题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两种危险:第一是被人踩死,古代都是大军冲锋,难免互相踩踏;第二是被督战队干掉,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后面,就是手持武器的督战队,敢后退的会被立即“处理”。

再说说近现代战争。一场战斗结束后,士兵会检查战场,顺便发点财,看看电影《兵临城下》就知道打扫战场是怎么回事。即使装死的士兵装得很像,但老兵只要大致一看,95%的装死者就会被一眼看穿。在一战、二战中,老兵往往会告诉年轻人一个注意事项:在战斗结束后,不要去随便翻动阵亡士兵尸体。如果一定要翻动,最好先用机关枪扫一遍。老兵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一些勇敢的战士会故意装死,混在死人堆里。一旦有三五成群的敌军士兵靠近打扫战场,就突然跳起来开枪,或者突然扔出手雷,让对手无法躲避,杀伤力很大,有经验的老兵自然要防备这一手。

装死者一旦被识破,被抓住会很惨,还不如死在战场。另外,近现代战场也有督战士兵,日本军队的宪兵除了维持占领区治安这个杂活外,在战场上主要就干这个活,逃兵或者装死的都是直接枪毙。

所以,既然选择了上战场,就一定要勇敢。很多时候,勇敢的人其实更幸运。如果一支军队的士兵都很勇敢,那么他们就会少打败仗。最终活下来的,就是这些强者。在战场上,只有强者才有更多的生存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