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矮孩子长高的|营养要诀

评估一下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孩子从母腹呱呱坠地时平均身长约50厘米,1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2岁后每年增长约5厘米,直到12岁。因此,2~12岁期间的长高规律可以归纳为一个公式:身高=岁数×5+75厘米。按此公式推算的结果为平均值,如果孩子实际身高低于此数值的30%就属于矮个子了。

虽说个头高矮与遗传、种族、性别等先天因素关系密切,但绝对不可忽略后天的影响,营养优劣尤为关键。以日本为例,以前普遍身材矮小,可随着上世纪70年代经济腾飞,该国成人的平均身高增高了11厘米之多。因此,除了到医院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外,调整喂养方式、掌握喂养要诀势在必行。

营养要诀1:供足孩子长高的养分

凡是孩子发育所需的养分都有益于长个儿,包括直接增高与间接增高两大类。前者以蛋白质、钙、锌、铜、碘以及维生素A为代表,后者则包括铁、核黄素、维生素A等营养素。

蛋白质

是孩子增高的首要养分。包括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前者如蛋、肉、鱼、奶类等,后者有谷类、豆类、花生、蔬菜等。动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完全,营养价值高,应在孩子食谱中占有足够的比重,建议按每天每公斤体重2~3克左右供给。

矿物元素

对身高影响最大的首推钙元素,孩子每天的生理需求量为出生~6个月400毫克,6~12个月600毫克,1~5岁800毫克,6~10岁1 200毫克;奶类、蛋黄、虾皮、牡蛎、芝麻酱、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为其“富矿”。其次是锌,孩子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0.3~0.6毫克即够,猪、牛、羊等畜肉以及鱼与其他海产品含量较丰。铜也功不可没,孩子每天约需1毫克,坚果类、海产品、动物肝、小麦、干豆类、根茎蔬菜、鹅肉、牡蛎等含量颇多。铁、碘等也不可缺,孩子每天需铁10毫克左右,猪肝、猪血、虾、蟹、贝类等天然食品中含量不少;碘的生理需求量为每天40~120微克,碘盐、海产品(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蛋、奶及肉类等为最佳食物来源。

维生素

以维生素A(孩子每天需要量为1 000~2 000国际单位,食物有动物肝、肾、鱼肝油、蛋黄、绿叶菜和黄色水果)、维生素D(孩子每天需要400国际单位,来源除日光浴外,动物肝、蛋黄、鱼肝油等食物中较多)、维生素B2(孩子每天约需0.5~1.5毫克,食物有糙米、麦、蔬菜、酵母等)等最为重要,须注意供足。

营养要诀2:做好身高发育关键时段的三餐安排

快速生长期(4~6个月)

时段解读 这3个月是孩子出生后的快速生长期(年增长5~11厘米)。一方面,只吃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已无法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牙齿尚未萌出,消化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处于快速生长发育与消化功能低下所致的营养供给不足的供需矛盾状态中。医学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这期间发生营养不良,很可能株连体格与智能发育,表现为身材矮小、体弱、语言发育不良、认知能力发育迟缓和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且无法在以后的固体食物阶段得到补偿。这也是不少父母感觉4~6个月的孩子不好带、容易生病的症结所在。

营养要诀 喂足泥糊状食物。儿童营养学家认为,泥糊状食物阶段是一个独立的生物学现象,为人类所独有且不可逾越。抓好这3个月的泥糊状喂养,不仅有营养学意义,而且通过咀嚼,对于舌系带发育、语言、认知、动作的发育,甚至对于性格、气质的养成及潜能的发挥,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加入泥糊状食物,如肉泥、菜泥、水果泥、土豆泥、红薯泥、胡萝卜粥、面包粥、饼干糊,以及有少量低纤维蔬菜的粥汤等,补足长高的养分,并帮助锻炼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一举多得。

断奶期(1岁~1岁半)

时段解读 孩子开始由母乳向普通膳食转变,胃口与消化功能还来不及适应,致使营养摄取跟不上生理需求而拖发育的后腿。有调查为证,国内孩子出生时的生长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丝毫不逊于欧美同龄儿,但四五个月后则开始出现差距,1岁后差距拉大,追根溯源即在于国内孩子的断奶期喂养不科学。

营养要诀 半岁起添加辅食,如牛奶、羊奶等奶制品与粥类,到10个月左右完全取代母乳,使孩子的口味与消化功能顺利过渡到断奶期。每天安排四餐,早餐吃牛奶、面条、鸡蛋,中餐米饭、瘦肉或禽、鱼,晚饭食米饭、肉汤、蔬菜,晚上10点左右再吃点面条,两餐中间给点苹果、香蕉、桔子等水果。另外,美国有关专家认为,人们通常将谷类列为孩子断奶期的首位食品,但谷物并非孩子断奶后最佳的食物初体验,因为婴儿吃谷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可能导致其长大后出现肥胖等健康问题,肉类才是最佳食物。这值得国人参考。

储备期(4岁~6岁)

时段解读 4~6岁的孩子长高速度表面看有所减缓,暗地里却在积极“备战”,为即将到来的几年(7~12岁)快速生长储备能量,所以称为储备期。

营养要诀 选择高蛋白食物,尤其不要疏忽瘦肉、鱼类、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钙、铁、锌等矿物元素供给充足。除非宝宝肥胖,不要过分限制脂肪性食品。也不要冷落富含维生素的柑橘、胡萝卜、菠菜等果蔬。厌食、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应予纠正。三餐食谱品种多样(日本规定孩子一天不得少于30种食品,中午一餐不得少于14种),且比例均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3类食物的比例(按重量计算)须保持在1∶1.2∶2.4的状态。

营养要诀3:记住几个要点

抓住每年5月份与9月份两个黄金生长时段

研究显示,5月份是宝宝一年中生长最快的季节,平均长高7.3毫米,比其他季节要快1倍多。每年9月份天气由热转凉,是补偿孩子在夏季因炎热而遭受的营养损失之最佳时机。抓住这两个时间段强化营养供给,有助于孩子长高。

补钙要与维生素D结合

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增加60%~75%)。可在医生指导下添加鱼肝油,或同时补充A与D两种维生素,但要严格遵守剂量,防止过量中毒。

安排好食材

半岁后每天酌量安排蛋类、肉类(鸡肉、鱼肉、鸡肝、虾肉、猪肉)与奶类。两三岁后须注意添加适量粗粮,如豆类、高粱米、薏仁米、小米等。

培养饮食习惯,增强吃饭能力

孩子满周岁后开始逐渐建立个人饮食习惯,应注意饮食禁忌,如低盐、少油腻、少高糖度食物等,但也不要干涉太多,应注意保护其先天的食物选择能力。2~3岁后即将入园,开始独立生活,锻炼其吃饭能力很重要,否则会株连身高等体格发育。良好饮食习惯包含两方面,一是进餐的规律性,做到三餐定时定量;二是食物的内容,避免挑食、偏食、零食等习惯。同时要积极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他自己尝试用勺、碗吃饭。

(文/兰政文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公众号《家庭医学》,搜一下,了解更多健康常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